編輯同志:
有消息稱,盧森堡、奧地利和瑞士將不會被列入避稅天堂黑名單,請問這份黑名單是怎么來的?
湖北讀者 吳 亮
1998年,經合組織稅務監測委員會與其成員國開始商討應對“避稅天堂”的措施,推出了《有害稅率競爭報告》,其中就確認了如何鑒定一個國家是否為避稅天堂的標準。2000年,經合組織又推出了《避稅天堂的蔓延及其危害性》報告,措辭嚴厲地指出避稅天堂的低稅率政策已經成為國際貿易及金融秩序的一顆毒瘤,同期推出了一份正式的國際避稅天堂黑名單,共有35個國家在列,其中多為小國和島國,包括安道爾、巴哈馬、巴林、英屬維爾京群島、庫克群島、多米尼柯、法屬格恩西島、格林納達、利比里亞、馬爾代夫、瑙魯、摩納哥、巴拿馬、薩摩亞、湯加等。
此外,百慕大群島、開曼群島、塞浦路斯、馬爾他、毛里求斯和圣馬力諾也被經合組織認為是準避稅天堂國家,但是被免于列在黑名單上,這些國家承諾改善稅率制度。
經合組織關于免稅天堂的定義有如下幾條構成:金融監管秩序不存在或僅僅起象征性作用、銀行數據完全保密、國家保護本國機構為外國居民逃稅等。經合組織當時的一份公告顯示,出現在《避稅天堂黑名單》里的國家將擁有12個月的時間用以改正現行的稅收政策,觀察其是否有與經合組織合作的誠意。2003年時,這份名單上只剩下安道爾、列支敦士登和摩納哥三國。
隨著4月份倫敦G20峰會的臨近,要求經合組織出臺新的《避稅天堂黑名單》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據悉,安道爾、列支敦士登、摩納哥3國已經是鐵定榜上有名,而瑞士、盧森堡、奧地利、新加坡和中國香港都是備選對象,而上述各國與地區已經在近期積極活動,希望能夠免于成為眾矢之的?!? (葉子路)
環球時報2009-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