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暢 周 冰
[摘要]從分析周村大街的歷史沿革和發展現狀入手,闡述周村大街古商城地塊整治保護規劃在貫徹保護歷史的真實性、保持風貌的完整性、維護生活的延續性原則方面的做法,認為古商城地塊中居民的傳統生活方式也是古商城中不可缺少的具有靈性的“精神”和“物質”象征和區別于其他街區的特色所在;提出古商城地塊整治保護定位、目標及規劃思路,以及古商城建筑保護與更新措施。
[關鍵詞]古商城保護和延續建筑保護與更新措施周村大街
中圖分類號:X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220099-01
一、周村大街古商城的歷史沿革及發展現狀
(一)周村大街古商城概況及歷史沿革
周村區位于山東省淄博市,歷史上是一個“因商而興、因商而城”的古城,迄今仍有山東省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周村大街古商城位于周村城區西部,大街為古商城范圍內一條南北向的街道,由于街道及兩側建筑群歷史悠久,具有很深的歷史保護價值,故把大街作為整個古商城的統稱。
周村大街古商業城史載形成于宋元時期,興盛于明清。清朝中葉,周村成為著名的商業中心,與佛山、景德鎮、朱仙鎮并稱中國四大“旱碼頭”。1904年開埠前周村每年貨幣流通量1000多萬兩白銀,數倍于濟南。
周村大街古商城內沿街的房屋一般為兩層,典型的明清風格,以磚木結構為主,門市精巧別致,匾額和招牌豐富多彩。發現水鄉周莊的著名建筑專家阮儀三教授稱贊大街是“中國活著的商業街市博物館群”。在這個博物館群里,我們可以看到絲綢博物館、三益堂印刷展館、商業文化展館、花燈展館、票號展館、民俗展館,還有許多建立在原先著名的老字號上的建筑群,整個大街的布局緊湊,幾乎濃縮了周村千年以來的歷史。值得一提的是祖祖輩輩居住在這里的人們,他們傳統的生活方式,店鋪經營模式、小吃制作手藝等都是古商城中不可缺少的、具有靈性的“精神”和“物質”象征和區別于其他街區的特色所在。
周村大街古商城內有大街、絲市街、銀子市街、綢市街等老街道,還有千佛閣古建筑群、魁星閣古建筑群和匯龍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周村大街古商城內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其中,大街、絲市街、銀子市街由淄博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的大街保護規劃中提出了整治修繕的要求及方法,并于2003年開始實施至2004年初步完成了大街、絲市街和銀子市街沿街建筑立面的整治和部分街巷院落的梳理,得到了廣泛的好評。
(二)周村大街古商城地塊現狀及存在主要問題
1.用地現狀。本次規劃的范圍南臨棉花市街,北靠青年路,東起長行街,西到永安南路,占地面積93.6公頃。古商城地塊內大部分用地為居住用地,另外還夾雜有行政辦公、商業金融、教育科研、工業、倉儲等多種功能用地,共有人口約18000人,6530戶;古商城地塊內涿河南北向穿越大街古商城地塊,大街、絲市街和銀子市街在歷史上一直比較繁華,文物古跡用地較多。
2.現狀用地存在的問題。(1)用地混雜,功能分區不明確不利于古商業街旅游功能的發揮。(2)商業等公共設施與居住地塊瑣碎而又密布在大街周圍,不利于整體風貌保護和功能延伸。(3)居住用地比例偏高,公共設施比例偏低,難以完善配套設施,對大街旅游功能的發展形成阻力。
3.道路交通現狀。地塊內現狀城市道路新建路、永安南路、青年路可通行汽車;大街、銀子市街、絲市街為步行街,其余街巷多數寬度在5米下,可通行摩托車、自行車,道路通行能力差,不利于地下管線的鋪設,停車場位嚴重缺乏。
4.現狀存在問題。(1)地塊內存有相當數量的破壞歷史環境風貌的建、構筑物,居民隨意搭建、改建的情況十分普遍;(2)缺乏基礎配套設施和可供居民休憩、溝通的公共空間、綠地以及兒童活動場地;(3)地塊內道路系統性差,分工不明,缺少貫通的街巷和停車空間,不利防災疏散:(4)自然環境的污染和風貌不相稱的新建建筑對古商城傳統風貌產生嚴重沖擊。
二、周村大街古商城地塊整治保護定位、目標及規劃思路
(一)規劃定位及目標
1.定位:作為集傳統風貌、人文景觀、民俗游覽、商貿居住為一體的文化古商城,是兼具歷史文化旅游、城市休閑商業和文化藝術產業功能的淄博市中央文化休閑旅游區。
2.目標:將周村古商城地塊建成為一個人民生活安居樂業,歷史街區保護完好,人文景觀豐富,基礎設施與社會服務設施完備,綠化空間充足,與周邊地區發展銜接良好,體現自身歷史地位的傳統與現代風貌交融的社區。
(二)規劃思路
1.妥善處理好古商城地塊與周邊特別是周村城區的關系,在功能布局、道路交通、綠地系統、景觀風貌、設施配套等方面緊密聯系,融為一個整體。
2.協調好保護與更新的關系,旅游與城市的關系,協調旅游服務、居民生活與風貌保護的關系。
3.保護古商城傳統風貌及名勝古跡,有步驟地恢復歷史文化載體,保存并延續古商城的空間秩序,維護好古城歷史文脈的延續。保持古商城的原真性,避免無特色的商業旅游的泛濫。
4.保護古商城原有格局,保留部分居民,并且改善他們的生活與工作環境。在不影響整體風貌的前提下進行適當開發利用,完善基礎設施,保護生態環境,改善旅游環境和居住質量。
三、周村大街古商城地塊建筑保護與更新措施
(一)保護和修繕
對保存完整的歷史建筑和文物古跡建筑,以及有價值的、能體現周村地區民居特點的重要的歷史信息采取整體保護的措施。維護其原有的建筑形式、色彩、體量和高度;對一些質量較好、歷史風貌很好的或者很有特色能夠代表一定歷史時期的有價值的建筑進行保護性的修繕。修繕中不允許改變原有建筑的外觀,以恢復其原來的外觀為原則。
(二)更新拆除
對于搭建、臨建和影響風貌較大的建筑物應該予以拆除,拆除的用地—部分作為公共性的用途,其余部分可遵循相應的保護范圍內的建設要求新建建筑物。
四、結語
通過各項保護措施的初步實施,大街古商業街作為周村大街古商城的重要核心地段仿佛洗去了滿臉的塵垢,恢復了往日的璀璨,傳統的格局和歷史風貌得到了保護和延續。目前,周村大街已成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并使之走向良性循環的成功典范。
作者簡介:
路暢,男,畢業于清華大學,淄博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助理工程師;周冰,女,畢業于山東理工大學,淄博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