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20國集團峰會開幕在即,一場咒語般的預言風暴席卷參加峰會的世界主要大國。日本經濟萎縮將從內部崩塌,美國將面臨著政變甚至要發生內戰,歐洲一體化將面臨滅頂之災,俄羅斯將變為失敗國家……中國更是處于這場咒語風暴的中心,受到超乎尋常的關注。
中國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被賦予特殊的意義。落在中國身上的“咒語”也比其他所有國家都多。中國面臨的不僅僅是一場艱苦卓絕的經濟戰役,更是一場非同尋常的心理戰爭。
早在去年末,就有人預言“2009年將是中國最困難的一年”,甚至還有人編造與9相關的中國厄運,接著各類“國富民窮論”就開始圍繞經濟危機沖擊下的中國,甚至又還有人說,“從2009年起,中國將面臨未來幾十年的混亂”。
“咒語因恐慌而生”,催生咒語的無疑是這場百年來第二次巨大的金融風暴。今天,最能夠深切感受到這場風暴襲擊的人們當中,已經沒有多少曾親身經歷過1929年那場大蕭條,當年留下的歷史記憶正在逐漸模糊。人們面對超乎想像和心理承受力的這場打擊時,就很容易陷入躁動不安、彷徨失措的情緒之中,進而有可能相互指責甚至相互仇恨,冒險主義、悲觀主義和陰謀論也隨之盛行。低估人類抗擊危機的能力,高估危機的摧毀力幾乎成為一種思維慣性。
最可怕的往往不是咒語本身,而是面對咒語時,人們會失去信心,情緒低落,你越是相信那些以假充真而又充滿恐怖感的咒語,咒語就越是有可能會變成一個個“可實現性的預言”。那樣的結局不僅是一個國家的災難,更是整個世界的悲劇。
面對“咒語風暴”,中國人的心態是復雜的,一些人對那些針對西方的咒語往往會有幸災樂禍之感,盼著那些咒語真的會在西方國家身上應驗;而另一些人則會對那些針對中國的咒語過度恐慌。這兩種心態都是不可取的。
據說,某位中國大公司的老總在今年年初人心惶惶的時候,先是到寺廟禁語三天,然后獨處三天,最后總結出了兩句話,一句是“人定勝天”,這個“定”不是“一定”的“定”,而是“鎮定”的“定”。現在,可能是許多人感到恐慌的時候,只有鎮定下來,才能找到危機的出口。另一句是,所有偉大的公司都是在危機中抓住機遇迅速成長的。偉大的公司是這樣,偉大的國家也是這樣。這位老總的話包含著中國哲學對人生、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深刻認識。
在危機中鎮定自若體現的是深遠厚重的中國人文精神和哲學思想的精髓。鎮定自若意味著不隨波逐流,不被任何咒語所困擾。中國崛起只能靠自己踏踏實實地做事,不能指望別國被咒語而言中。鎮定自若還意味著應冷靜面對那些針對中國的咒語,學會在咒語中成長壯大。這就是中國戰勝危機、影響世界的力量所在。▲
環球時報2009-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