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 魚 本報特約記者 崔明軒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放在臺灣政壇同樣適用。民進黨臺南縣長提名鬧得沸沸揚揚,4月1日正式提名后是否會引發分裂,大家都在關注。無獨有偶,國民黨臺北縣長提名也充滿戲劇性。到底是支持現任縣長周錫瑋,還是推出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與民進黨的蘇貞昌來個“天王對決”,黨內爭論不休。南北兩大指標性縣長選舉,已成為朝野兩大黨“最難念的經”。
傳宋楚瑜正重新裝潢辦公室
臺北縣是臺灣第一大票倉,其縣長選舉已經成了藍綠選民對馬英九當局施政滿意度的指標,輸了臺北縣,其他縣市贏再多都不能算贏,偏偏國民黨就是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據《聯合報》3月31日報道,負責國民黨黨內民調的“國發院”兩周前整理出最近4個月的臺北縣機密民調報告,共十余頁,“數據慘不忍睹”。周錫瑋的民調與可能參選的蘇貞昌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從去年的26%上升到今年3月中旬的36%,換將之說因此愈演愈烈。內部民調外泄也引發周錫瑋大幅反彈,怒斥國民黨內有人放假民調打擊他。
但是臺北縣長選舉難打,卻是不爭的事實。國民黨已明確表示,要找出最可能勝選的人選。內部機密民調顯示,只有臺中市長胡志強能贏蘇貞昌,但胡志強堅稱,他與臺中選民有約,不會提前離開,“不要逼我”。因此不少人力推已宣布退出政壇的宋楚瑜,《中時電子報》的網絡民調顯示,如果宋、蘇對決,高達六成的網友支持宋楚瑜,蘇貞昌只獲得兩成的支持率。國民黨“立委”邱毅直言,宋楚瑜和蘇貞昌“天王對天王”,這場選戰精彩可期,而且一定有贏面。有分析稱,國民黨要想讓周錫瑋退讓,此人的資歷、輩分必須能讓他心服口服,而宋楚瑜正是讓周沒話說的人。除了宋的戶籍就在臺北縣外,沉潛多時的他3月20日突然給政壇好友發了一封信,29日又和夫人出席在河南省舉行的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有媒體稱,“宋楚瑜近來動作頻頻,他是在蟄伏,等待再起時機”。
熟悉宋楚瑜的人士透露,只有當周錫瑋的實力真的很差,而國民黨內又真的找不到合適人選與民進黨抗衡,才有可能給宋楚瑜出戰的機會,而“目前政壇只有馬英九彎下腰,才能讓宋點頭”。不過,資深媒體人陳東豪3月30日在東森電視臺表示,“宋楚瑜絕對是一只老虎,放這只老虎出來,馬英九可能也要考量是否收得回來的問題”。名嘴楊憲宏說,當年馬英九當臺北市長時,記者曾問他怎么看宋楚瑜,“馬英九說,你們覺得臺灣容得下兩個湖南人嗎?”楊憲宏同時透露,宋楚瑜的辦公室最近正在重新裝潢,今后的戲會更精彩。
陳水扁攪和臺南縣長選舉
再看民進黨,也正在為臺南縣長的提名爭執不下,除了派系問題外,最主要的還是陳水扁一直在從中攪和。
臺南是陳水扁家鄉,原來并不是綠營“老區”。1985年,陳水扁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縣長時,面對國民黨兩人同時參選仍然敗北。但就在那年他落選謝票時妻子遭遇車禍,鬧出“政治謀殺說”,從此對扁家心懷“虧欠”的臺南變成了民進黨的鐵票區。雖然洗錢案現在被炒得沸沸揚揚,但陳水扁的陰影在臺南始終不散。他忽而支持前“總統府秘書長”陳唐山出馬競選,忽而宣布自己參選,忽而又傳出“利益交換說”,即他支持民進黨“立委”葉宜津競選縣長,他順理成章角逐葉留下來的“立委”空缺。到3月31日,陳水扁又改口力挺陳唐山。
蔡英文備感壓力,決定最遲4月1日就公布提名人選。《蘋果日報》分析稱,蔡英文提出人選后,陳唐山可能隨即召開記者會對外宣布自行參選,表明“破釜沉舟”的決心。而蔡英文不考慮陳唐山就是因為陳水扁的因素,她最后一定會講出切割陳水扁的話。《聯合報》3月31日刊文稱,身系牢籠的陳水扁似乎仍把臺南當成自己的囊中物,讓民進黨充滿戒懼,其實他自己應該回去選縣長,“全家做出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讓鄉親臉上無光,真該返鄉好好作個說明。透過選舉,也可以接受縣民的再認定,看看大家是否支持他的‘洗錢建國論,也順便檢驗一下臺南縣挺扁情結是否忠實到超越一切的地步”。
媒體分析兩黨為何陷困境
兩大黨在南北兩大縣同時陷入選舉困境,島內媒體進行了深刻分析。3月31日的《中國時報》說,如果陳水扁當選“立委”,對民進黨而言真是一場噩夢,“試想,當蔡英文帶領的團隊在競選造勢場合痛批馬政府執政,經濟不景氣、失業急速惡化時,全臺焦點卻都是陳水扁臺南縣選情,民進黨的勢還造得起來嗎?”文章認為,陳水扁可以自私自利,但任他如此翻云覆雨,民進黨難辭其咎,“現在可以說是民進黨說真話的關鍵時刻,過去縱容陳水扁,不但是同流合污的政治道德問題,也對民進黨發展造成難以復原的傷害”。同一天,《中國時報》在分析國民黨的處境時稱,一位享有現任優勢的臺北縣長眼看著很難連任,國民黨內又推不出其他戰將,很明顯出現了嚴重的人才斷層,“傳聞宋楚瑜可能出馬,姑且不論他臺北市長敗選后曾誓言退出政壇,光論政治輩分,這個傳聞就讓人仿佛看到政壇版的《古墓奇兵》”。《聯合晚報》認為,對大多數臺北縣民而言,其實并不在乎誰當縣長,哪個政黨贏得選舉,而是關注其表現如何,“但國民黨最近除了看到權斗外,實在讓人看不出愿景何在”。分析人士稱,看看4年前民進黨當局在縣市長選舉中兵敗如山倒,進而禍及后來的“立委”及“總統大選”,這豈能不是國民黨的警鐘?▲
環球時報200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