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同在現實世界中生活、成長,必然會形成世界觀一樣,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摔打、碰撞,自然也會形成對網絡的根本看法和態度。互聯網在中國經過10余年的發展,已經與現實社會深度整合,逐漸形成特有的網絡價值觀,并引領著網絡未來的價值取向。本期《網絡傳播》邀請了新華網部分鳊輯暢談網絡價值觀,以探索網絡主流價值觀的含義以及在培育網絡價值觀的過程中網絡媒體當有何種作為。
新華網總編室主任賈奮勇
網絡經濟泡沫早在9年前就破滅了,但人們對網絡的崇拜和迷信卻不曾減弱,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尤其是在中國。在這樣的情況下描摹網絡,只能是瞎子摸象,難觸根本。
網絡到底如何偉岸,將變得如何更加偉大,我們說不清;但當前網絡發展,特別是新聞社會類網站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價值觀認識上的偏狹之處卻也不難指出。
其一,網絡再厲害,其依附性還不曾改變。
倡導網絡革命者,常常大言網絡如火,今人一網在手即可燭照一切,顛覆一切。持此說者,尤愛以奧巴馬當選總統為例,以為是革命性的網絡推出了第一位橫空出世的黑人總統。此說看似有據,但從南北戰爭到民權運動,美國黑人多少代前仆后繼爭取種族平等的奮斗難道價值還不如新生代的小小網絡。網絡確實方便了萬事,改變了世界,但網絡不能改變的仍然極多。所以,弗里德曼歡呼世界是平的,斯蒂格里茨就嘲笑曰:弗氏從他心儀的印度硅谷班加羅爾往任何方向走出幾十英里,都會跌進社會斷層的深溝巨壑。其實,網絡豈止不能根本性地改變世界,網絡本身迄今仍是依附性的存在,新聞網絡最好的內容仍然是來自傳統媒體,網絡運作的模式仍是社會即存制度的延伸。在這種情況下,網絡可以很好地反映某些社會價值的變化,但還很難談獨立性的網絡價值。
其二,網絡還遠遠談不上覆蓋一切。
真正的網絡應該是鏈接和覆蓋一切的。但當今的互聯網還不能算是這樣理想的網絡。中國號稱網民數已居世界首位,但2.98億網民與不在線的10億大眾相較仍是可觀的少數。況且這少數中,真正踏踏實實傳播真知、創造性運用網絡、推動網絡創造性變化的又有多少?在這種境況中,說網絡時代已然降臨是不是有點太夸張了?面對依然沉默的大多數,我們唯有腳踏實地編織建設,才能無愧于結網者的使命。
其三,網絡并非客觀事實的忠實鏡子。
對傳播媒介扭曲事實的機理,大家研究已久。網絡一出,因為參與者眾,理想主義者驚覺網絡將是客觀事實最忠實的鏡子,從此一切不能隱瞞。但網來網去若干年,清醒者已經看出,這也不過是一廂情愿的夢幻。再好的網絡世界仍舊難免被少數人惡意操縱,加上今日世界的欲望橫流,保持網絡潔凈將是一個持久性的難題。
新華網評論編輯部副主任王甘武
說網絡主流價值觀,必須先廓清價值觀和網絡主流這兩個概念。價值觀是我們對于政治、經濟、道德、金錢等所持有的總的看法。由于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價值觀也有所不同。網絡技術的出現和發展,讓互聯網迅速成長為各種輿論相互交鋒碰撞的輿論場,這里面當然存在一個主流和支流,主旋律和雜音、噪音的區別,由此也就會有網絡主流價值觀和網絡非主流價值觀的分野。
網絡虛擬空間是現實世界的延伸,網上的各種價值判斷歸根結底離不開現實利益、趣味的制約。互聯網開放、互動、自由的網絡傳播環境讓各種觀念和價值判斷一擁而上、競相展示,在體現百花齊放精神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帶來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的問題。當前有關部門大力整治違法和低俗網站,這為互聯網重塑主流價值觀提供了新契機。
首先,我們要在網上旗幟鮮明地表明主流價值觀是什么,即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基礎的價值觀,用這一價值觀來指導我們的報道方向,正確引導網上輿論。
其次,我們要用更多積極、健康、有益、優秀的內容來豐富主流網站的內容,用富有吸引力的多樣化內容擠占低俗網站的生存空間。主流價值觀的構建需要多種構件。既要有高亢直接的主調,也要有通俗靈活的小調,這樣才能形成層次豐富和動聽的“和聲”,實現群眾喜聞樂見和內容健康向上的統一。
再次,主流網站要把握好“低俗”和“通俗”、“惡搞”和“詼諧”的“度”,既不要因為反低俗而弄得一本正經、正襟危坐,也不要把批惡搞批得連網絡輕松活潑的氛圍也弄沒了。否則,過猶不及,會傷害主流網站對網民的吸引力,最終削弱主流價值觀的影響力。
新聞網站具有媒體專業化和公信力優勢,影響很大。這對于網絡主流價值觀的構建十分有利,也是新聞網站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這也是為什么網絡媒體要不遺余力地強調新聞的真實性,拒絕捕風捉影、隨意炒作,堅決維護網絡媒體公信力的根本原因。
新華網社區互動部主任劉娟
新華網社區互動部編輯王恒
主流價值觀有其自然原發的因素,但更是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彰顯。主流價值觀包含著以人為本、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等內核,支撐著這個社會里大多數人對各種信息的解讀。新聞網站理應肩負起弘揚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的使命,披沙煉金,挑選蘊含“真金”的信息,讓網民在接受、消化、反饋的過程中,滋潤心靈、陶冶情操、愉悅身心。
在WEB2.0的浪潮中,人人都是信息的發布者,也是信息的傳播者和接受者。因此,網絡工作者對于主流價值觀的弘揚更要講究引導藝術,追求“潤物細無聲”的境界。在信息傳播中,善于發現和培養“意見領袖”,通過他們用“網言網語”說“網事網情”,強化主流價值取向。當某一種價值判斷在反復的觀點交鋒、補充、修正后,自然會成為網民用來考量行為和事物的標準和習慣,進而內化為廣為接受的價值觀。同時,主流價值觀只是做出評價的一種內在語境。在網絡信息中,我們會發現一些“小眾”,或與“大眾”不合拍,但只要與公眾標準不相背離,就應保障其話語權,實現百花齊放,這與“和諧”這一時代特征也是暗合的。
新華網總編助理兼發稿中心主任
楊慶兵
互聯網的媒體功能在2008年已經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從長期、健康、可持續發展來看,勢必要做到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并存。目前,新聞網站在獲得社會效益方面積累了充分的經驗,但在經濟價值的發掘上已落在商業網站后面,這給新聞網站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因為沒有經濟價值的較好體現,新聞網站很難實現良性循環。
其實,從經營角度來看,新聞媒體有很好的經濟價值。像廣州舊報報業集團、北青報業集團、文廣集團等在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有機結合方面已經做出了很好的示范。這些媒體,就是把媒體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企業、服務于人們生活的工作統一結合,把內容與經營統一結合,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網絡媒體要積極吸取傳統媒體的經驗,充分發掘傳統媒體在廣告經營等方面可借鑒的成功經驗。同時,除了傳統媒體創造經濟價值方式外,網絡媒體還有一些獨特的創造經濟價值的形式。比如,可以和手機短信結合,進行網絡調查,運用網絡互動開展評獎等活動,相比傳統媒體而言,網絡媒體對經濟主體宣傳形式可以更靈活、更具有多媒體性,從受眾角度來看,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應用,網民越來越多,新聞網站的宣傳報道與經營工作,能夠很好地實現有機結合,只要處理得好,不僅能使自身品牌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又能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
互聯網頻道主編劉君
新聞網站要想讓新聞產生經濟價值,第一要在思想上認可這樣的理念:經營是推動內容建設的重要推手。內容建設、版面設計要時時考慮經營的需求。市場人員是行動的手腳,技術研發和媒體人員是指揮行動的頭腦。內容人員是手腳賴以生存的軀體。
第二,要正確評估自身優勢和劣勢。新聞網站優勢包括三方面:政策支持,較高素質的網民構成和長期積累的品牌與公信力。同時新聞網站也常常存在以下局限;經營意識較淡薄;網絡新應用相對滯后,比如,多數新聞網站視頻業務發展不夠,手機終端研發相對滯后。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準確定位經營范圍、盈利模式以及合作對象、競爭對手。新聞網站要抓住兩個重點領域:一是視頻,要有針對性地研發網絡視頻節目內容和功能產品,最大限度滿足用戶需求;二是手機增值服務,要做足短信、彩信、wap、手機報、手機搜索,研發3G時代的手機音視頻應用,加大與運營商的合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