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雁冰 劉曉云
“至少10年之內,汽車垂直網站的廣告收入都不要想超過門戶。”2月17日,易車網董事長李斌告訴記者。
按李斌的估計,去年新浪、搜狐、網易、騰訊幾家門戶加起來,占汽車網絡廣告市場份額接近80%,其中新浪一家就占到30%。按照新浪財報,其去年前三季度廣告收入1.89億美元,單汽車廣告就達到5667萬美元。
易觀國際分析師李智告訴記者,2008年中國網絡廣告市場為200億人民幣,汽車行業廣告份額占17%,僅次于房地產排名第二。
與美國汽車類網站包括了信息資訊、網上購車平臺、社區(俱樂部)、價值評估、財務和制造經銷商等多種細分類型不同,國內汽車網目前主要是提供內容信息資訊,因此國內汽車網站主要靠內容吸引人氣,進而通過廣告收入來盈利。
“汽車網絡廣告的火爆是被車市引燃的,去年汽車銷量增速放緩,使得各汽車廠商紛紛加大產品推廣力度。”汽車業網絡營銷分析師張莫同說,“2008年的虛火讓各個類型的網站都很好過,但2009年對汽車專業垂直網站將是一個考驗。”
廣告主
“究竟選擇門戶還是垂直網站,汽車廠商和經銷商比誰都精。”李斌告訴記者,它們在不同媒體上打廣告,會留下不同的電話號碼接聽,以此判斷各個媒體的效果,“他們不關心網站的排名,有效咨詢電話更具說服力”。
“對于廣告主來說,門戶網站廣告是追求最大范圍的品牌樹立,而垂直類網站是精準營銷。”易觀國際分析師李智告訴記者。
一個月后與一年后買車的買家有著不同的需求是不同,前者可能已經對汽車的各種配置信息很了解,這時他需要的是專業網站的資訊,而后者還在瀏覽門戶,李斌告訴記者,“中國去年才賣900多萬輛車,而新浪網的汽車頻道可能一天就能有100萬個人點擊。”
另外,不同廣告形態也體現廣告主的不同訴求,“展示廣告是為了宣傳公司品牌,只要求點擊率,而社區互動或專業汽車網站的廣告位才能帶來實際銷量。”李智表示。
“很多全國連鎖4S店現在也不只是盯住賣汽車,開始注重品牌宣傳。”李斌表示,目前汽車垂直網站的營收一部分來自汽車廠商,一部分來自經銷商,“主要還是廠商占大頭,4s店可能每年只花幾十萬打一個廣告。”
門戶
在占主要份額的門戶網站中,汽車版塊的設置也不盡相同。
新浪的戰略是“門戶+廣告”,其汽車頻道利用自己的平臺,推出視頻版、車友版、汽車博客。“門戶網站做的是全面,以新浪為例,不單是汽車頻道,比如在財經頻道、高爾夫頻道上也投放汽車廣告,用整體渠道規劃吸引廠商客戶。”李智告訴記者。
據張莫同介紹,搜狐汽車的資訊在車迷心中的權威性則較高,且線下整合了一系列的平面媒體,如《汽車江湖》、《汽車天下》,“在汽車行業里,很多平媒寫手在業內具備影響力,他們的博客落人誰家都是標志性事件。”
此外,幾大門戶對新聞事件的挖掘也很注重,搜狐曾組織了專門的“重案組”對汽車相關新聞事件進行深度報道;新浪則更注重實用信息服務。
騰訊汽車頻道推出時間雖然不長,但也很快進入廣告收入的前十。“去年我們在上面想嘗試做個小規模推廣,最后它們做成了一個專題活動。”一家知名汽車品牌經理告訴記者,顯然,騰訊更注重汽車廣告的潛在市場,對短期收益不大的推廣活動仍不遺余力。
“門戶網站有著豐富的合作伙伴資源構成后臺支持,而打通多頻道的整合營銷也是汽車垂直網站的先天弱勢。”張莫同說。
此外,門戶汽車廣告有著其他類型廣告不具有的特質。以IT業為例,2009年以前,門戶占據IT市場80%的份額,但現在沒有一家在收入上可以進入前三。“汽車行業花錢的模式和IT不一樣,IT越做越便宜,汽車行業在中國目前階段更注重品牌,二者的價值導向不一樣,汽車在品牌上花的錢更多。”李斌說。
垂直網站
“門戶可以利用跨頻道的‘寬媒體特性,專業網站就必須在汽車產業鏈上做‘深媒體。”對于垂直網站如何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李斌如此支招。
比如目前,搜狐、新浪、雅虎等汽車頻道的報價信息都由易車網提供,從這一角度來看,門戶網站由于人力的原因無法提供各地車市的報價,但又不能放棄購車者最關心的報價,這就給專業網站留下空間。
“我們的報價信息開始完全依賴人工搜集,慢慢與客戶建立合作基礎,經過規劃,現在有了信息自動生成平臺。而且各地汽車市場資訊差異化較大,要有一線的人員跟市場接觸,公司專門設立內容部負責信息資訊的收集。”易車內容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如果說門戶是渠道,專業網站則可以提供內容。“我們做得好的那些內容,比如說跟購車有關的資訊,打包銷售給門戶用,然后再搭配上我們自己的產品去賣,和新浪、搜狐、網易、騰訊這些門戶網站可以是合作伙伴。”李斌表示。
張莫同則提醒,汽車網絡廣告市場的蛋糕越來越大,但國內汽車網站的無差異化競爭嚴重,“突破式的營銷創新太少,盈利模式很容易被復制。”
不過李斌并不這樣認為,“就像很多網站都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但用戶還是傾向于用百度、谷歌,這是用戶的使用習慣,而互聯網就是先入為主。”
此外,隨著汽車市場的增長,包括汽車銷售、汽配、汽修和裝飾、汽車類網站、汽車租賃、二手車買賣、車險等業務都有著廣闊市場,而這些業務在中國正處于“由走向跑”的過渡階段,尤其是汽車后市場還正是起步階段。
于是很多專業網站都在進軍汽車售后市場,面向玩車的,用車的成立車友會,組織活動。“所有人(汽車網站)都想從已經買車的人那里賺錢,但還沒有誰成功。”一位業內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