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教育是中學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搞好時政教育,對幫助學生了解國內外形勢,激發愛國情感,提高思想覺悟,養成關心國家大事的習慣,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幾年來,我校政治科組采用了靈活多樣的形式對中學生進行時政教育,深受學生歡迎,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們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課前5分鐘時政講述
每節政治課課前用5分鐘時間,由2名學生講述近日來國內外大事,要求做到具有真實性與新鮮感。教師課前要求學生收集積累時事,例如要求學生看報、看電視、聽講播、上網查閱等。學生講述的過程中,教師作適當的指導、評價,如補充遺漏的大事,或對某一事件進行簡要評論,因勢利導,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或利用事件宣傳我國的方針政策。學生課堂上發言踴躍,氣氛熱烈,有的學生要求老師多給他們發言的機會。這種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了學生“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積極性。這樣就為本節政治課渲染了氣氛,讓學生全身投入學習之中。
二、結合課堂教學進行時政教育
在政治課教學中,結合國內外當前熱點問題,國家中心任務講授課本知識也是時政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理論聯系實際,將時事事件穿插在課文理論中。讓學生用時政分析課本,解答現實生活的熱點問題,做到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應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特別是廣東省中考命題更是依據當前國內外重要時事來命題,題目材料在課外,答案在課內。例如:2008年中國將舉辦第29屆奧運會,我對學生說,奧運會在中國舉辦,這是一件大事,涉及我們初中教材中許多理論觀點,如環保、愛國、民族精神、國力、資源、對外政策等問題。我在2008年中考政治復習時,設計一道情景題,關于“奧運火炬傳遞”,讓學生探討這是否屬于一種愛國主義行為,是否與民族精神有關。由于平時加強時事與理論的教學輔導環節,恰好2008年中考(廣東卷)出了一道“辨析題”,與我設計的情景基本題相符,考生得心應手,得分率高。這有賴于平時的時政教育抓得緊。
三、通過黑板報形式開闊學生視野
我校政治科組每兩周在校黑板報上刊出重要時事要聞,及時向全校師生介紹國內外大事,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例如: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目前國內外普遍關注的“甲型H1N1流感”,讓學生清楚認識到它可防可控可治。通過黑板報,加深同學們對課本知識的掌握與理解,同時也使學生知識視野更為開闊。所以學生經常說:“小小黑板報,就是一個袖珍世界。”
四、組織時政學習興趣小組
時事內容豐富多彩,涉及到國內外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體育衛生等各領域,為了開闊學生知識視野,提高學習時事的興趣,我校組織那些熱心于時政學習的學生,以年級為單位成立時政興趣學習小組,由政治教師擔任指導工作,以收聽新聞廣播、組織讀報、出黑板報、時事問答以及有獎測驗等方式進行。要求小組做一本“時政摘抄簿”,把每天國內外的重要時事摘抄在內,并提倡寫上短小評論,適當作剪貼和圖案裝飾,定期檢查評比,優秀者給予獎勵。同時進行分組討論,交流學習心得。
五、出題考試
我們對重大的國內外時事,通過測驗考一考,成為制度,養成習慣,使學生自覺關心和了解國內外發生的大事。學校每學期還舉行2次時事考試檢測,對時事測驗成績優秀者給予表揚和獎勵。多年來,我校學生參加中考的政治考試,時事政治部分基本上能達到滿分,圓滿地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六、搞好時事政治教育的原則
1. 堅持服從教學和服務教學的原則,以課余為主,在保證課內教學的條件下進行。
2. 堅持配合原則,即配合形勢教育,及時選擇適當的內容和形式。
3. 堅持“四自”原則,即學生“自愿參加、自己組織、自己動手、自己教育自己”。
4. 堅持輔導教師積極負責、及時引導的原則。一是內容要把關;二是要及時督促檢查;三是每次宣傳活動有一個針對性的主題。
教學的實踐證明,在時事教學中,多讓學生講、議、評、練、考等,既可以促使學生關心國內外大事、交流信息,又能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大大增強了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責任編輯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