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實行的五年來,一直都在提“自主、合作、探究”。把學習的主動權又交還到了孩子們的手上。一時間,孩子們選擇的余地大了,從學習方法到學習目標,從學習伙伴到學習內容都可以過把自主選擇的癮。而作老師的,面對他們拋來的一個個稀奇古怪的甚至和課文不大相干的問題,要想立馬給出個滿意的答復還真不是誰都能做到的。而他們有時對教師教學設計執拗的不從,則更是讓老師不知所措。
在一年級的藝術課上,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感受春天,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欣賞歌曲《春姑娘》,要求學生合著歌曲自由舞蹈。隨著優美旋律的響起,孩子們都不由得被這音樂所陶醉了,紛紛站起來,情不自禁地圍成圓圈,合著歌聲,跳起了舞蹈。突然,我看見xx同學正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這是一個活潑好動的漂亮男孩。可是今天他為什么沒和其他同學一起跳舞?只見他神情專注地注視著課本,還不時地搖擺著他的頭。我輕輕地問:“你怎么不起來和同學們一起跳啊?”“不,老師,我不想跳舞,我覺得這首歌太好聽了,我就想好好地聽!”他仰著臉,很認真地對我說。和著歌曲自由舞蹈是這節課的一個教學任務。于是,我開始勸說他:“你瞧,同學們跳得多高興啊!你去試試,你也會喜歡的!”xx美麗的大眼睛不禁黯然了,但是,他還是小心而又堅定地對我說:“老師,我還是喜歡坐在這兒靜靜地聽。”我沒有再強迫他離開位置來和其他學生一起舞蹈。因為此時我想到的是:如果孩子們能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藝術作品的美,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于是,我改變口氣說:“那好,你就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欣賞這首歌吧。如果你能把欣賞的感受講給同學們聽聽,那同學們一定會更歡迎的。”
其實在我們的課堂上,很容易碰到這樣的情況:盡管你千方百計地引導,可總有那么幾個孩子不照你設計的思路去走。在這種時候,我們是該強迫學生照我們的設計去呢,還是該大膽地允許他們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要作出新的教學嘗試就必然要面對:尊重學生自主選擇與共同實現教學任務、實現新理念與教學程式之間等的種種矛盾和沖突。當這些矛盾沖突困擾著我們教師時,就讓我們一起來作出這樣的選擇吧:請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乘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