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上學記
王爽 29歲
我的女兒叫家銘。因為工作關系,女兒從小一直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和我接觸的時候并不是很多,可她天生對我有一種依賴感。可對于比較陌生的姥姥、姥爺,她可不是這樣,每次去姥姥家,都得好半天才能適應環境,并且看到陌生人就會大哭不停,直到人家離開,甚至于連她的大姨、大姨夫也不能例外,每每此時都會令我很尷尬。
今年過年后,她也快兩歲了,上幼兒園便成了我們家的頭等大事,依照她這個脾氣一定會在幼兒園大哭不止。隨著天氣一天天的變暖,爺爺開始帶著她散步,并且有意去幼兒園看一看,沒想到在那里還玩得很開心,心里稍稍有了一絲安慰,因為乍暖還寒,也沒有急于去幼兒園。就這樣,一有機會,爺爺奶奶就會帶著她去幼兒園玩。
終于到了5月4日,我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讓爺爺帶她去了幼兒園,一天也沒敢打電話。到了晚上,奶奶給我們打的電話,說女兒在幼兒園一切都還好,只是在剛去時哭了幾聲,巧的是我家隔壁的小孩子和她一樣大,她們在同一個班級,我女兒還記得她,一進屋就一下子坐在了隔壁小女孩的旁邊,電話中我問女兒幼兒園好不好女兒用稚嫩的聲音說好,并且說明天還去幼兒園時,一顆心終于落了地。可第二天女兒早上就耍起了小聰明,非要說去幼兒園相反的方向去玩,是爺爺把她騙去的,一進幼兒園,女兒的嘴就咧開了,還沒等出聲幼兒園的阿姨就從里面走了出來,一把抱住了女兒,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隔壁的小女孩也走了出來,來接女兒上學,這下女兒總算沒哭出來。第三天就好多了,上幼兒園時沒哭,直到現在一問還說愿意去幼兒園,只是有一點感冒,吃了一點藥又繼續去上幼兒園。一直在堅持著,現在上幼兒園對于女兒來說已不是難事了,每天她都很積極,因為阿姨經常夸獎她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玩,這讓她很有成就感。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田田 30歲
我兒子小時候是由奶奶一手帶大的,孩子性格很內向,膽子很小,總是圍在我或者奶奶周圍,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即把孩子接回來,面且把鍛煉孩子的膽量作為首要任務。
首先,我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告訴他集體生活的好處,把他送到一個孩子自由的幼兒園,好在我兒子比較聽話,我說的話他能聽進去。每天上學前都鼓勵他多和小朋友接觸,做游戲。
把兒子打扮得干凈漂亮些來吸引孩子,時間長了孩子就變被動為主動了,慢慢地我兒子回家給我講他在幼兒園與小朋友的趣事了。
其次,常帶孩子出去看外面的世界,讓孩子多與陌生人接觸,在商場里我讓孩子去問路并鼓勵他。第一次很難,先讓他問小朋友,然后問年輕的阿姨,現在誰我兒子都敢問。而且也不覺得與人交往是痛苦的事了。
再次,要抓住每一次鍛煉的機會。有一次我兒子想喝一元投幣咖啡,不過我沒有硬幣,于是靈機一動,拿出一元紙幣,讓孩子去與別人換。這下,孩子為難了,想去又不敢去。我及時抓住時機,選中一個人覺得他可以讓我兒子換,所以鼓勵他去和那位叔叔去換,并且說如果不去,一會兒就沒有機會了,孩子猶豫再三終于去了。結果我兒子高興地喝到了咖啡,也得到了我的表揚,看到兒子興奮的樣子,我心里非常高興。
我認為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及時鼓勵孩子,與孩子一起進步,不單是學業,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樣重要。家長要與孩子一起游戲,真正走進孩子的世界。
兒子提前出世,讓我手忙腳亂
孫峰 31歲
今年2月14日,當人們正在慶祝情人節的時候,俺老孫的兒子也按奈不住寂寞,從媽媽的肚子里跑出來了,給我來了個措手不及啊。原本以為還得一個星期呢,結果老婆2月14日上午去醫院產檢,醫生說臍帶纏脖兩圈,下午就要剖腹。我當時還在外地出差,接到電話后第一反應是玩笑,后來聽到老婆鄭重的語氣,才知道離我和兒子見面的時間不遠了!
掛斷電話后,我馬上打車飛奔到火車站,在窗口兜兜轉轉了好久都沒買到車票,最后只好從黃牛手中買了一張高價票匆匆趕回老家。等我來到醫院病房,發現門口早站了一圈人,親戚、朋友、朋友的媳婦……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著我回來。
第一個來找我的是麻醉師,他要我在手術單上簽字。翻看著長長的注意事項,我冒出了一頭冷汗。我結結巴巴地指著單子上羅列的種種可能出現的不良后果向麻醉師咨詢,他卻撲哧一笑說道:“不用緊張,我說的是例行公事,其實沒那么嚴重,不用擔心。”簽完字,老婆被推進了手術室,我不能進去,只好在手術室門外默默祈禱,希望他們母子平安。
下午3點25分,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了,伴隨著一聲嬰兒的啼哭,大夫抱著一個胖乎乎的小孩子出來了,孩子身上還有一層白乎乎的保護膜。大夫把孩子交給了我的母親,并告訴她,是個男孩。我的眼淚一下子涌出眼眶,連兒子的相貌都看不清楚了。我拉著醫生問老婆的情況,醫生說手術很順利,母子平安。聽到這話,我懸著的一顆心終于落下了肚。
把兒子和老婆安頓回病房已經將近6點了,看著他們母子二人熟睡的臉龐,我心中突然產生了一種成為父親的自豪和驕傲。
母子之間
Lily 42歲
兒子上初二,學會了逃課,學會了夜不歸宿。起初我很生氣,對孩子訓斥,講道理,未果;后來甚至大喊大叫,還是沒有用。直到有一天,一個朋友告訴我,要把孩子當朋友看待,放下母親的架子,要以身作則,才能溝通。我是60后,大概是因為自己小時候就沒受到過這種待遇,所以頭腦中根本沒這種朋友式的概念,將信將疑。
于是,按照朋友所教的方法嘗試,向兒子承認錯誤,表示大喊大叫是不對的,以后會多加注意。然后又對兒子說我這樣是因為擔心他,把心情表述給他。孩子哭了,他很感動于我的誠意,并與我約法三章。
如今孩子變聽話了,而我自己也似乎得到了成長,很多啟事和大家分享:
一、從孩子出生第一天開始,母親在孩子面前就別把自己不當外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母親應該人性的、理性的對待孩子。
二、孩子學齡前母親應該彎下腰與孩子交流,并以互動的形式教會孩子愛自己、愛親人、愛家庭、講文明等等的一些做人的游戲規則。
三、從孩子進入學校第一天開始,就應該用一些暗示性的、鼓勵性的語言培養孩子的上進心、自尊心,自信心,培養孩子誠信、寬容大度、與人相處的能力、學習的能力、生存的能力,而不是死看死守。
四、孩子進入青春后,孩子大了要飛翔,母親不用怕,應該趕緊角色轉換,沉默是金,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變成孩子的一個最睿智的朋友是母親最好的選擇。
五、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就進入痛苦期,我說母親不用忙著痛苦,當終點又回到起點時你會發覺,人生就是一種過程和體驗,也許叛逆的孩子能造就一個教育家母親,凡事往好的方面想,他的青春他做主,母親只能做外圍而不是強攻。
六、物理學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這個定律也是很好的教育定律,比如,總罵孩子就該想到孩子也會罵你。你深深的愛孩子,孩子也會深深的愛你。
七、天下沒有相同的樹葉,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放下你高貴的一些想法,高舉努力生活的標牌一直超前走,跟從甚至超過你的一定是你的孩子。
八、教育孩子要有韌性,不要云里霧里的讓孩子無所適從,理清教育思路,如果想培養節儉的孩子,那么就在于堅持到底,不論你富有或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