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日對著電腦工作的人,最適宜的飲品是綠茶或菊花茶。因內含菊甙、氨基酸、黃酮類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中華醫學研究表明,杭白菊具有養肝明目、清心、補腎、健脾和胃、潤喉、生津,以及調整血脂等功效。但是,菊花茶也并非人人皆宜。菊花茶最適合頭昏、目赤腫痛、嗓子疼、肝火旺及血壓高的人喝。味苦的野菊花最好不要飲用,體虛、脾需、胃寒腹瀉者也都不宜飲用,糖尿病人或血糖偏高的人最好單喝菊花,不要加糖或蜂蜜。過敏體質的人應先泡一兩朵試試,若沒有問題再多泡,不應過量飲用,不明確自己體質的人喝菊花茶最好不要加冰糖。
菊花粥
材料:粳米(50克) 菊花(10克) 冰糖(30克)
做法:先將粳米、冰糖加水500毫升,煮至米開湯末稠時,調入菊花(曬干磨碎)末,改文火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蓋緊悶5分鐘待服。
用法:每日2次,稍溫食。
提示:菊花要選用白色開小花為佳
注意:1粳米不宜與馬肉、蜂蜜同食;不可與蒼耳同食,否則會導致心痛。
2菊花與雞肉、豬肉同食會中毒。忌于芹菜同食。
TIPS:1疏風清熱,清肝明目。
2適用于高血壓以及外感風熱所致頭痛目赤、眩暈眼花,肝經風熱所致目赤腫痛。
3氣虛胃寒、食之泄者少用。本粥夏季食用最宜,春秋亦可,冬季不宜服。
杞子菊花糕
材料:杭白菊15朵、杞子干十數粒、清水1500克、馬蹄粉250克、白砂糖10匙。
做法:1把750克清水與馬蹄粉混合攪拌至無顆粒的馬蹄粉液。
2取清水750克與菊花、杞子一起中火煮10分鐘,放糖,再煮沸后熄火。撈出菊花,摘下花瓣放回糖水里面。
3從已調好的馬蹄粉液里面取250克,倒進菊花杞子糖水里面,立即攪拌均勻。
4把余下的馬蹄粉液全部倒進糖水里面,繼續按順時針方向攪拌至粘稠糊狀。
5蒸盤四周抹少量食用油,把調好的糊倒進蒸盤抹平,待水燒開后隔水大火蒸10分鐘,轉中火蒸10分鐘。看到糕體變半透明狀后,把筷子插進糕體,如抽出來時不沾糕體,即為熟。
6整盤取出后放陰涼地方待涼,糕體涼后變結實了便可切塊享用。
TIPS:杞子和菊花這兩種植物很有藥用價值,食用杞子能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對血虛萎黃,目昏不明等癥狀很有功效,而白菊花又具有清熱解暑渴、延緩衰老的作用。
菊花豆根湯
材料:蒲公英(90克) 野菊花(90克)
北豆根(90克) 白砂糖(25克)
做法:北豆根、野菊花、蒲公英加水適量,煎煮約20分鐘,濾取汁,加白糖攪勻,即可。
用法:每日3次,每次30毫升,溫服。
TIPS:清熱解毒。
菊花豆腐
材料:內脂豆腐、菊花茶、可食的新鮮黃白菊花瓣、蝦仁、墨魚片。
做法:1先沖泡一杯較濃的菊花茶。
2將豆腐切塊,鍋內放清水燒開,把豆腐入鍋,小火煮兩分鐘,火不要太大,否則豆腐易爛,然后將豆腐撈出。
3將蝦仁去頭去殼,從蝦背上橫切一刀。把蝦仁同切好的墨魚片一起放入鍋內,加入少量白酒去腥味,用大火翻炒一下。
4在鍋內倒入高湯和菊花茶,二者比例大概為1:1,將處理好的豆腐、蝦仁、墨魚片一同下鍋,用小火煮三分鐘,其間加入油、鹽等調料。
5出鍋前再用水淀粉勾一層薄芡,撒上些許新鮮黃、白菊花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