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建立全球反應機制
當前,我們在經歷一場全球性的空前的金融危機。針對這場危機,各國在制定政策時要考慮兩點,首先,每個國家都要根據本國情況建立相應的危機反應機制。由于這是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國際社會達成了這樣一個共識:我們必須建立這樣一個全球性的解決方案(globalsolution)。建立這樣一套“全球性解決方案”意味著在應對危機時,世界各國應相互協調,加強合作,共同制定政策、金融法規,以便達成相互之間的理解和溝通,從而建立一套有效的全球性危機反應機制(globalresponse)。
為了建立這樣一套有效的全球性反應機制,我們應加強國際間的對話與商榷,其中,當然就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內的國際組織間的合作。最近,G20峰會在華盛頓召開,這次峰會凸顯其重要性,因為在以往遇到國際經濟問題時,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就會聚集在一起進行討論,而討論的規格也不過是G7或者G8,而這一次,所有討論及達成的決議都以G20的規格進行,其中包括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南非、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這就充分體現出全球性的合作以應對當前的危機。
在這個過程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首先,IMF已向一些受到危機影響的國家提供了資金支持,例如,我們向冰島、烏克蘭、匈牙利、巴基斯坦等國提供了貸款,另外,給其他國家的貸款事宜也在磋商當中。我們同時也向許多國家提供政策建議。我們還設計了一種新型的金融工具,名為“特別流動性金融工具(special liquidityfacility)”,這是一種反應迅速、行之有效的金融工具,這就保證了一旦某個國家達到提供資金支持的標準時,能夠迅速地向其提供。一方面,受到資金支持的國家的基本面應當是好的,另一方面,其應當確實面臨流動性危機。另外,也需要這些國家在政策面上是積極的,以確保國際投資者的信心,相信這些投資能在將來收到較好的回報。我們向同意以上條件、并且符合“特別流動性金融工具”條件的國家提供貸款支持。
但提供貸款支持需有一個先決條件,即IMF有充足的資金保證。目前IMF有2000億美元,相對于IMF的職能以及當前所要應對的危機而言,僅靠這些資金顯然是不夠的。第二,就全球金融體系(global financial architecture)而言,加強各國在金融制度建設及法律監管方面的協調與合作,IMF責無旁貸。這也是G20峰會上達成的共識。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是,我們應當在IMF體制內給予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更多的發言權。這是一個非常迫在眉睫的問題。
中國地位舉足輕重
當前,中國在世界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其國際地位舉足輕重。中國是一個經濟大國,其GDP在全世界的占比達到11%,其貿易額也十分巨大,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貿易伙伴。中國未來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
這里有兩個基本觀點需要特別強調。首先,中國的強勁發展將使全世界獲益。因為中國的GDP在全世界的占比達到11%,所以,我們預測,明年中國對全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40-50%。中國的強大對全世界都有益處。我們非常認同中國領導人曾多次強調的:“中國對世界的巨大貢獻將使得世界經濟充滿活力”,這一說法是非常準確和到位的。
另一個基本觀點是,中國的競爭力的構成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許多年的實踐表明,中國的發展在客觀上為平衡世界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中國已從過去的那種過度倚賴出口來拉動經濟增長的狀態調整到基本上依靠內需來拉動經濟增長的狀態。而內需的拉動也基本上靠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以及投資規模的擴大。為了保持中國的這種平衡世界經濟的角色,同時提升國內的消費水平,中國應當保持自身經濟的穩健和可持續增長,同時還對世界的發展前景產生積極的影響。
中國在世界經濟當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不僅使亞洲獲益,更使全世界獲益。IMF與中國之間的關系長期以來一直是十分密切的。中國是大家公認的經濟發展最成功的國家之一。中國的改革開放所獲得的成功值得所有人稱道,這表現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環境不斷改善,飲用水日益清潔等等。國際社會,當然也包括IMF都從中國的發展中汲取了豐富的經驗。
IMF需要更多的資源和資金,以更加充分地履行其使命。中國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大國,中國也在付出更多的努力以承擔其大國的責任、履行其大國的義務。對中國而言,目前的危機恰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可以更多地積極參與到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國際合作當中去。我們的執行總裁也多次強調了這一點。事實上,中國很高興這樣做。而IMF也將從中國的努力當中獲得益處。
至于中國在多大程度上有可能增加對IMF的資金援助,這取決于中國政府。而我想說的是,中國的資金援助是非常重要的和必要的,因為IMF正在全力向那些需要更多貸款和流動性的國家提供貸款和資金支持,而目前IMF資金的獲得尚更多地倚賴歐洲市場。所以,我們更需要獲得一些大國的資金援助,而中國正是世界上的強國之一。
對于發言權的問題,需要考慮兩點。第一,中國對解決全球性金融危機以及對IMF的支持所做的努力是否能夠真正落到實處;第二點,必須充分考慮IMF的份額。當前,IMF正在進行份額改革。我們應當努力提高中國的份額。但這一點與中國對IMF的貢獻大小無關。也就是說,無論中國是否向IMF提供資金援助,中國在IMF里的份額都將增加。這一點早在2006年就達成共識了。根據這一共識,通過份額改革,四個國家的份額得到增加,包括中國、韓國、墨西哥和土耳其。在2008年4月,IMF的董事會同意,再次提升100多個發展中國家的份額,其中包括中國,并且今后這些國家的份額將每隔5年自動提高。該計劃得到了許多國家政府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