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晚間,中國平安發布一季度業績報告。至此,三大上市保險公司季報出齊。在不同的市場戰略指導下,三巨頭所表現出的業績也各有不同。平安保險獨占保費收入的鰲頭,增速43.4%。而凈利潤則以中國人壽的季報表現最為搶眼,實現凈利潤53.87億元,同比增長55.07%。中國太保卻未能抹去“首季保費收入跌出壽險業三甲”的陰影,業績暗淡。
結構調整仍在繼續
季報顯示,三巨頭今年一季度的保費收入增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放緩。中國人壽一季度累計保費收入達到1040億元,同比僅增長1.8%;中國平安一季度保費累計收入達到396.71億元,同比增長43.4%;太保壽險一季度累計總規模保費收入為199億元,同比負增長12.7%。
三險企3月單月保費則分別增長-13.3%、43,6%和-8,9%。
對于總保費增速同比出現的下滑,太保壽險認為最重要的因素,即公司近期正銜枚疾進的業務結構調整。太保相關負責人表示,主要是因為公司不斷推進業務結構調整,加快拓展傳統型保險和分紅型保險的期繳業務,以追求業務規模的長期穩定發展和業務結構的持續優化。
的確,從去年開始,中國太保就一邊承受著總保費收入負增長的壓力和陣痛,一邊則極力追求長期的業務結構優化,如今,太保業務結構調整已進入攻堅階段。
舉例來說,去年一季度,太保業務結構調整大幕尚未拉起之前,在個險、銀郵和團險三大渠道中,太保壽險銀郵渠道保費收入占比非常大,且其中所售的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