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確處理好課堂教學中形式與內容的問題
實施新教材以來,絕大部分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提高了,這其中主要得益于學習的方式、學習的內容和評價的方法(激勵性為主)的改變。但當前,部分老師在教學中還存在著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有的教師刻意追求課堂形式的“活潑”,而忽略了課堂教學的實質。過分地強調形式而忽視了內容,
1.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質是進行數學學習活動,數學課不該忽略數學的特點。課堂教學應該是學習數學知識和方法,領悟數學思想,學會數學地去思考問題的綜合性活動。
2.課堂教學應該主題鮮明,重點突出,每一堂數學課都應該有具體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科學方法,能力和非智力素質方面的目標,教學形式應該是要達到這一目標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
3.數學學習中的核心問題是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任何課堂教學形式都應是為數學學習活動服務的。
4.正確評估學習成本,及時調整課堂教學形式。
二、關于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問題
課堂教學情境是為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活動而創設的,任何與學習無關的情境都是不必要的,否則只會干擾正常的學習活動。
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應遵循:自然,貼切,有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思維的展開和學習潛能的開發。另外,教師還要學會適時的抓住教學中的重要信息進行教學情境的再創造。我們在強調多種教學方法的同時,一定要防止出現新的套套,即丟掉了老傳統,形成了新傳統。現在的新課程強調多樣化,那么教學方法也要提倡多樣化。教學應該給學生更多的選擇,讓學生反思哪種方法更好。所以,我們在在課堂教學評價時,不要落入沒有實施“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沒有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就不是好課的新套套。
三、提倡算法多樣化與重視基本學法的問題
1.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征,提倡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形式
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興趣愛好以及不同的發展潛能;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有不同的知識基礎和不同的思維能力;相同的知識內容有不同的呈現方式和不同的知識背景?!案袷交钡慕虒W形式已經被淘汰,新教材的教學不應該存在一種適用各種課型的新的教學模式。
2.認真做好對知識的掌握從“個性化”、“非正規化”到“標準化”、“正規化”的轉化過程
提倡算法多樣化,提倡個性化教學,這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是十分必要的。在新課標下的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的呈現,解題方法的傳授并不是不要“標準化”和“形式化”,而是應讓學生經歷一個從“非正規化”到“正規化”,從“個性化”到“標準化”的過程。
四、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有機結合的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 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 學的重要方式。但有人把新課程提倡的這 種學習方式僅僅理解為唯一的選擇。這是不全面也是不正確的。
接受學習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導學生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獲得盡可能多的知識和技能,改變以往學習過程的枯燥與機械。尤其是在班級授課制的條件下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關鍵在于我們教師要善于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依據學生的心理特征,靈活變通地運用接受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主動而又愉快地學習。
在接受學習實施時密切注意教學內 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正確把握教學 中的“教、扶、放”的關系,把科學的思維方 法納入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去,使學生產 生更廣泛的遷移,以教法啟發引導學法,多方法、多角度、多層次地培養學生主動參與 學習的能力。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應力求做到:發揮主動性,提高學生興趣,增強感受性,幫助學生認知,重視發展性,促進學生進步,滲透教育性,激勵學生向上,貫穿實踐性,鼓勵學生動手,做到這五“性”,就會在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中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友誼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