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詩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文言詩文教學也應該引進“源頭活水”,才能展示獨特的魅力,放射出絢麗的光彩。這“源頭活水”就是當前正在大力提倡并在推行的素質教育。只有以素質教育理念去指導文言詩文的教學,才能迎來活力四射、生機盎然的教學局面。如何讓素質教育的精神來激活義務教育階段的文言詩文教學,使之成為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呢?陳舊的老套的教學方法的改革是必須的,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應該改變、摒棄對課本中所選詩文依次單篇(首)講授的教學模式。文言詩文教學的整體性、大局觀念必須得到充分重視并大力提倡。教師至少要對課本(最好是任教年級,年段)中的文言詩文有個全面、準確、深入的認識,對其中應落實的知識點、能力點心中有數,進而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瞻前顧后,上下聯系,左右呼應,在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方面做出榜樣;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掌握若干文言詩文的特殊規律,為提高自學能力打下基礎。這樣的教學模式才能使學生在捕捉到“一條條魚”的同時逐步編織起“漁網”,并用這張“漁網”自主地去捕捉更多更大的“魚”。
二、應該改變、糾正文言詩文教學中重內容講述分析、輕方法點撥介紹的傾向。學之有法,行之有效,這是被實踐所證明的學習途徑,遺憾的是文言詩文教學每每被文字的疏漏、內容的理解、結構的分析所淹沒。其實大謬不然,因為方法被忽視,必然導致效率的低下、能力的不足。所以方法介紹與點撥應該在文言詩文教學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這既包括結合具體詩文學習介紹諸如專用工具書的查檢,注釋的閱讀要領,文言特殊詞法、句法的歸納,文學常識、作家作品知識的梳理與訓練,也應涉及我國千百年來總結、積累的諸多文言詩文學法,如的韓愈的“勾言提要”、劉勰的“披文以懂”“瞻言見貌”、朱熹的“激疑釋疑”等以及傳統的“熟讀成誦”“博約結合”“不動筆墨不讀書”等,從而使學生在學海中自主地擊“槳”前進,揚“帆”遠航。
三、應該改變、扭轉文言詩文教學自成一家的局面,堅定地樹立大語文觀,使其不僅與現代語文,而且與其他學科充分地相互滲透、融合在一起,在教學中盡可能地引進其他學科的相關內容,從而促進學生在文言詩文學習中具備更高思維層次上的融會貫通能力,將自學能力推上新的臺階。
總之,近年來文言詩文教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出現了諸多令人鼓舞和積極信息,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文言詩文教學的現狀卻不盡如人意。為此,以素質教育理念來關照、認識、指導文言詩文教學就尤顯重要,且刻不容緩。
作者單位:河南省中牟縣直三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