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樂課程教材以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為根本出發點,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給學生充分發展的時間和空間,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下面是我在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培養的社會。
一、營造寬松民主的氛圍,使學生便于創新
良好的音樂氛圍不僅能使學生置身于音樂美的熏陶中,更能讓學生在充滿藝術的氛圍中保持對音樂的熱情。課堂上,教師應創設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如教師提出問題時,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對音樂的表現創造也可盡情地發展自己的獨立見解,維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教師要培養學生大膽思維、想象和創造,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都能體驗成功的快樂。寬松的教學氣氛中,應有嚴謹的教風和學風,這樣,寬松而不威懾,兩者結合,構建了一種和諧共創的教學環境,師生愉快的教與學,學生興趣自然高漲。
二、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音樂,是幻想世界的載體,是創造力的乳汁,是生命和情感的藝術,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內容的時代性、教育性、趣味性、實用性,不僅是著眼于培養學生掌握音樂知識的技能,更主要的是通過音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積極思維、豐富想象和創新能力,音樂作品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創造力,老師首先要善于挖掘,巧妙設計,精心構思,才能帶領著去開啟智慧的大門。
三、創設開放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課堂教學論》指出:當前音樂課堂教學有兩種基本模式,一是“教師帶著音樂教材走向學生,二是教師帶著學生走向音樂教材。”現在又有專家提出了“學生帶著音樂教材走向教師”的新觀點,這一觀點為實施開放式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依據。“讓學生帶著音樂教材走向教師”就是讓學生先自學音樂教材,然后帶著自學中的疑問走向教師,師生共同討論,充分發揮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四、開展音樂活動,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音樂活動課是音樂課的延伸和補充,這種特殊的課堂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生的創造思維的空間更為廣闊,活動課除了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外,更多的是把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又對實施素質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個性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五、在欣賞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欣賞教學是讓學生感知、體驗和理解藝術的一項實踐活動。欣賞教學除了培養學生感受和鑒賞美的能力之外,還要學生將感受到的美用表情動作進一步的表現出來,好動與愛美是兒童的兩大性格特征,他們好動,將喜形于心里的思想感情借助一定的動作表現出來。因此,我們在學生欣賞一首歌曲時,要將視覺、聽覺、動作與創作相結合來理解和感受音樂。
綜上所述,合理的小學音樂教學以造就有所創新、發明和發現的人,能為造就新世紀的創造型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如何利用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領域中,我起步的比較晚,有待繼續探究和實踐。但我深信一份耕耘定有一份收獲的喜悅!
作者單位:三河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