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上,一個主持人在問軍事專家:“現在,軍事日趨高科技化,還需要保留一些傳統的兵種嗎?”軍事專家答道:“傳統并不等于過時,我們肯定要保留一些。例如騎兵,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他們所起的作用比導彈還大。這些傳統的兵種如果賦予新的思想、活力,那么它們的生命力永遠是非常旺盛的!”聽到這兒,我的心不禁一動:是啊,傳統的東西并不代表著過時,在我們的教育領域內,這同樣是一條真理!
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到處可以看見課堂上“熱熱鬧鬧”,師生的“問答”充斥著整個課堂,多媒體的運用濫之又濫……大家似乎都在追求著一種“全新的理念”,認為這樣才跟上時代的步伐,才是思想的進步,而一些傳統的東西都被扔進了角落里,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
我曾經聽過許多公開課,幾乎每堂課上都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大家都覺得如果不用的話就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就不能在評課標準一欄的“能合理使用多媒體”中加分。大家心里都已經對它產生了依賴,拿到課文后不是認真地去讀,去分析理解,去精心設計,而是先考慮如何做一個精美的課件,能給自己的課堂“添彩”。所以在一些評優課中這點表現得更為明顯:教師要求學生背的自己沒背出來,有的甚至課文都讀不熟;教學語言沒來得及用心設計;整個教學過程生硬不合理;一堂課結束了,黑板上一個字也沒有……而此時,課件再精美又有多少作用呢?學生也許會被它一時迷惑了,但對于他們思維的發展又起到了多少作用呢?我又想起了現在的裝修——你用的材料越多,越復雜,輻射也就越大!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提倡簡裝修,以環保舒適為標準。我們的課堂又何嘗不是這樣?我佩服于一些有著深厚底蘊的教師,他們一支粉筆,一本書,照樣能把課上得精彩紛呈。在他們的課上,雖然沒有多媒體光、影、聲、色的美麗,但有著學生發自內心的渴望,在這種課上,他們是用自己的心在學習!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的講解占很大比重,于是被斥之為“滿堂灌”,而遭到嚴厲的批判,但如果我們理性地去分析一下的話,會發現有時教師的講解是不可或缺的,我們不應該這樣一刀切,而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采取最適合的教學方法。《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于是,有的教師就認為既然學生是主體,那么他們就是課堂教學的主角,教師就是配角。因此,課堂上,不敢過多講話,唯恐占據了學生的學習時間;不敢妄加評論,生怕壓制了學生的個性。因此,就來個“隨心所欲”的師生問答,而把教師“喚醒、激勵和鼓舞”的作用、應起到的“點撥引導”作用全忘了。整個課堂由于缺乏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就像一盤散沙,各抒己見,對須掌握的知識模棱兩可,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是的,傳統的東西中有很多是值得我們借鑒、吸收和發揚的。我們應該賦予其新的活力,讓它們在課堂上開出燦爛的花朵!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實驗小學北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