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往往偏重于審題立意的訓練,偏重于運用語言的訓練,而對文章結構要求不太重視,導致文章層次不清晰,結構不完整,不能很好地表情達意。下面筆者就初中作文的結構安排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照應圓合法
前面寫作的事物,后面要有著落;后面寫到的事物,前面要有交代,這就是所謂的“照應圓合”法。“照應圓合”,一般分以下幾種:
1.首尾照應
文章開頭與結尾遙相照應,就是說,把開頭描寫的事物或提出的問題,在結尾處有各種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給人以首尾圓合的印象。
2.文題照應
這種照應法,往往用在標題含蓄的文章中,文中須有一定的注釋、說明。因此行文標題起了注釋和點化的作用。
3.對話照應
就是以典型人物的語言多次重復照應。比如魯迅《祝福》中祥林嫂的口頭禪“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里沒有食吃,會到村里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這句話多次出現,突出了孩子之死祥林嫂的沉重打擊。
4.細節照應
生動而典型的細節反復出現,可以突出細節的典型意義。
5.關鍵詞句照應
即表達主旨的關鍵性詞句在行文中互相照應,互為補充。
6.懸念照應
在作品中設下懸念,并不急于解開,而是反復暗示,使讀者關心人物命運或事件結局的興趣愈來愈濃厚。比如蕭乾的《棗核》。
二、對話互動法
對話屬于口語交際的范疇。“言為心聲”,通過語言可以折射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同時,談話內容無所不包,對話又顯得自由靈活。作文中運用對話的形式,可以是現實社會中人與人的對話,也可以是幻想中今人與古人的對話,可以是與未來世界中人的對話,甚至讓古今中外的歷史人物或文學形象進行對話。在結構安排上常采用以下形式:
1.辯論式
即采用辯論會的方式,確定論題之后,讓正方與反方交錯發言。在辯論中應旗幟鮮明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并用確鑿的事實、嚴密的推理加以闡述,針鋒相對地駁斥對方的見解,從而確立自己的觀點。辯論的語言應講究邏輯性。
2.訪談式
這是以提問和交談的方式,從采訪那里了解有關情況的一種對話形式。運用這種形式作文,要選好采訪對象,圍繞話題精心設計問題,讓采訪對象逐一回答,介紹情況,采訪中,采訪者也可以對問題發表與被采訪者不同的看法。
3.座談式
即采用“實話實說”的方式,由主持人和各位來賓共同參與,一般先由主持人提出話題,來賓依次闡述自己的觀點,最后由主持人歸納總結。來賓可設想形形色色的人物,不必拘泥于現實。
初中作文結構安排的方法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贅述。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縣城關鎮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