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該如何實施情感教育呢?我從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總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一、實施情感課堂教學,營造寬松教學氛圍
用言語來表達教學內容中的情感,教師上課時應充滿激情。教育實踐表明,實施愉快教學是通過老師的情緒影響學生愛好的轉變,教師在學生正確回答完畢問題之后給予“good!excellent!”之類的肯定,如果設置了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問題,以調動“學困生”的積極性,就不會產生“被遺忘的角落”。如講完單詞,優生領讀數遍之后,讓“學困生”朗讀,鼓勵其大膽而正確地發音。在做游戲時,讓他們登臺做簡單的表演,在其緊張的時候,不失時機地對他們說:“It doesn’t matter. Think it over.”在其答錯的時候,微笑著對他們說“Be careful, you’ll do it better.”或“Never mind, I am sur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這樣一來,他們身上那種潛在的動力就會被挖掘出來,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會從此樹立和提高。
二、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情感興趣
老師可以通過歌曲引出所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在課前運用一些英語歌曲導入課題,這樣既可使學生鍛煉了聽說能力,又增強了自信心,鼓舞了學習英語的熱情。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也可以通過運用有趣的簡筆畫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使他們興高采烈。
老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學,以最佳的情景,畫面音樂,色彩和語言效果刺激學生的感官,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愛護學生,關心學生
情感因素是教育教學活動中極為重要的一個因素,教師的情感是影響學生學習的眾多因素中最突出的因素。初一的學生正值十二三歲,這一時期是人生中生理、心理變化的高峰期,教師在與學生相處時,要參與學生們的熱門話題,關心他們所關心的事,這會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如了解學生喜歡的卡通片、明星人物、電動游戲等,這樣會使學生們驚奇地發現,原來一貫威嚴的老師和自己這么貼近。師生感情的制約影響著學生的行為和發展,只有重視情感因素,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成功的信心。
四、重視自信,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中學時代,學生正處于求知欲強、好奇、好學、好問、興趣廣泛時期,富于幻想,有追求真理、探索知識奧秘的滿腔熱情,這是他們共同的心理特征。這就需要英語教師積極保護、善于引導,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如果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單詞遺忘現象,語言表達困難,形成性測試與終結性測試成績不理想等諸多因素。這些問題的產生,會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畏難情緒,甚至失去信心,這無疑會嚴重影響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這時,教師要給予學生鼓勵、指導和幫助,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遠大理想和勇于戰勝困難的勇氣。
作者單位:河北省鹿泉市銅冶鎮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