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作為一名物理工作者要認識到實驗在物理學科中的重要性。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演示實驗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生動,要把研究的物理現象清晰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可見實驗教學對物理教學的重要意義。要搞好實驗教學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演示實驗要目的明確,現象直觀明確,安全可靠易操作
演示實驗要目的明確,演示實驗要配合教學,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選擇合適的實驗,以達到讓學生認清概念和規律的目的,如在“壓強”一節的教學中,在研究壓強與壓力的關系時,實驗中我們要觀察小桌子和沙子接觸時,桌面上砝碼的重量的改變對沙面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在實驗中如果砝碼的重量改變不是特別大,實驗效果很不明顯。怎樣才能使實驗的效果明顯呢?我就考慮是不是能把沙面換成其他的材料進行實驗(因為沙面的硬度比較大),經過幾種不同硬度材料的實驗效果對比,我最終選擇海綿作為實驗的材料。經過實驗材料的改變實驗效果明顯,學生很自然得出“壓力越大壓強越大”的結論。整個實驗的目的明確,學生有很強的感性認識,可以較輕松的掌握所學的內容。
二、分組實驗要讓學生明確目標,理清過程,動手參與,交流總結
每次實驗課,教師要指導學生明確實驗原理,學會正確使用實驗儀器,設計合理的實驗過程,掌握讀書方法和處理數據的技巧。使學生能夠通過分析、推理得出正確的結論。如在“探究電阻上的電流和電壓關系”的實驗中,要強調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正確使用方法,要選擇合適的量程避免量程過大讀數誤差較大和量程較小燒壞電表。還要明確實驗的目的是研究一段導體上電流和電壓的規律。通過實驗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鼓勵學生做好課外的小實驗、小制作,促進對教學內容的學習、理解和應用
興趣是影響學習積極性最直接的因素。新奇有趣,有意義的問題、實驗、制作都能引發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動手完成小實驗、小制作的過程中,思維活躍,學習欲望強烈,參與意識增強,迫切希望解決問題。通過實驗學生學到的物理知識比較深刻牢固。課本中有些小實驗、小制作有很強的趣味性和知識性(“紙鍋燒水”等),貼近生活,符合中學生的心理特性,教師要鼓勵學生做好這些小實驗、小制作并進行評比和講評。
在評比和講評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引導學生把教學內容和實驗制作結合起來,從而對教學內容起到補充、理解、應用的作用。在此過程中,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等都起到了提高促進作用。
作者單位:河北省鹿泉銅冶鎮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