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創新能力的跨世紀人才是今天教育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更要教給他們如何做人的準則。僅從常規性教育已不適應今天社會的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已經成為未來社會選拔人才不可或缺的條件。在教育教學中我著手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探索:
一、打破常規性的班級管理
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我常給學生出這樣一個試驗:下午45分鐘的自習課,班主任老師相信大家,一次不用到班級“偵察”,看同學們能不能管住自己的嘴,爭取一節課不說話,獨立自學,把有問題的地方畫出來,利用課下詢問老師和同學,看同學們能不能做到的試驗。公布完要求,我問:“同學們能不能做到?”同學們高聲答到:“能!”我接著問:“有信心嗎?”同學們齊答:“有!”于是我便離開班級,履行我的諾言。課后我調查同學們有多少能達到老師要求的,竟然達到98%的效果。我便及時給學生以肯定,說他們個個是好樣的,是有實力的,是應該成就大事業的人。這使同學們情緒高昂,信心百倍,所以我所帶的班級大多在半年時間里就會初見成效,成為同年組里面的排頭兵。
這種試驗看起來好像是戰前動員,而實際上這是一個人協調自己與環境以求得自身發展的能力。是注重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觀”的最佳方法,這是一種情商的培養過程,是一種情商教育的滲透。堅持這樣的實踐活動,必會培養出會生活、會求知、會思維、會生存,能適應環境,適應現代經濟建設的人才。
二、改變傳統的班委會的框架結構
學校教育應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要跟上時代潮流,培養時代人才,就要培養學生的“領導意識”和“領導能力”。這是現代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我在班級設一名正班長。班長下設六名副班長,分管紀律和衛生各3人,每人負責2天。正副班長的任命通過競選由全體同學民主投票產生,他們的工作由全體同學評議,彼此之間形成競爭機制。副班長下面是六個小組長。六個小組長既是值日小組長,又是學習紀律小組長,負責全組的工作。小組的下面分設3名督察員,負責本組作業檢查和生活紀律檢查。這些督察員同時為科代表服務,科代表為學習委員服務,學習委員為任課教師服務。同時配以團支部,由一名支部書記負責。下設二名副書記和組織委員、宣傳委員,負責帶動全體團員充分發揮團員的主導作用,進行同學的思想教育,以促進班風建設。這樣班主任只要抓住班長和團支書,便可宏觀調控整個班級,形成金字塔形的五級新的管理格局。
作者單位:河北省高邑縣大營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