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性教育是指:用激勵性語言、行動去觸動學生心靈的教育。宗旨是以“情”為主體,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八年級是物理學習的起始點,更是一個關鍵點,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從心理上重視。
一、鼓勵式授課
授課過程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起主體作用,讓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實行導向、導航、引導、指導、輔導,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要激發學生創造的潛能,而不是單純品嘗前人創造的成果。教學中注意引入方式,講述中善于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從學生的立場和角度考慮問題。如在講蒸發時,首先將一塊濕布在黑板一側抹一下,然后問:會有什么現象發生?繼而引出蒸發。其次,注重和實際相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學生都易接受,也易理解,關鍵是要分析清楚。問與答是反饋知識最直接的檢測措施。答對者,及時鼓勵,使他們得到信心,找到樂趣。
二、漸進性提問與追問
提問的技巧對于激勵性教育來說,也是功不可沒。提問應掌握好一個度。例如在學習凸透鏡成像時,首先問一個好學生,透鏡分為幾種?“凸透鏡、凹透鏡。”再問一個學困生,“凸透鏡具有什么特點?”此時,教師拿一個凸透鏡,放在陽光下,使陽光經透鏡聚焦于火柴或一張白紙。“聚光。”“好!你真棒!那么你再告訴老師,凹透鏡呢?它的特點正和凸透鏡相反,對嗎?”“發散。”“這節課內容只要你好好聽,你一定會。最后我要提問你幾個問題。你先記好了。”講完之后,再問他,照相機的原理是什么?要想照近景、照遠景,你該怎么辦?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總結自然留給了那些聽明白的同學。
三、激勵式談話
犯了錯誤,不能一棒子打死,畢竟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和藹、平易近人、蹲下來看學生是談話的調和劑。了解他們犯錯的原因,并幫助他們及時改正,并制定一些措施或制度,約束自己,使他們能健康的成長。
四、反饋式聊天
溝通向來是師生之間共同進步的催化劑。課上是導師,課下是朋友。這是師生共同的向往。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了解到學生的困難,并且能盡到最大能力來幫助他;吸取他們提出的意見,并及時的改正,不斷的完善自己,也能使學生的心與自己的心更加貼近。
五、贊許式評價
無論在哪些方面,盡量去挖掘學生們身上的優點,鼓勵他們的信心,并給以贊許式的肯定。使每個學生看到老師與身邊同學的評價,自己恍然大悟,原來自己還有這么多本事沒有發揮出來,我也能行。有了自信,就提高了學習的樂趣,贊許式的肯定能讓學生的成績突飛猛進。
六、作文式反饋
作文與物理是不是風馬牛不相及?否!在物理教學中,采用作文式反饋也是必要的。在講完光的折射之后,要求學生們將所學過的物理知識用作文的形式體現出來。其中,一位學生寫到:“星期天的早晨,剛睜開睡意蒙蒙的雙眸,整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映入了眼簾,這是光的漫反射現象,看到了本身并不發光的物體;回頭發現墻上的影子,這又是光的直線傳播;走到魚缸前,欣賞美麗的魚,這是光的折射現象;出門騎車去公園,走過的路是路程,看一下時間走過了多少,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就是速度;此時恍然大悟,原來我的速度這么慢,光顧想物理了;走到了步行街,存好車,走過醫院門口,怎么這么亂!噪音!怎么是噪音呢?那不是趙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嗎?嗯,它影響了病人的休息。要問我是怎么聽出來的?告訴你,是音色。……”作文用于物理,使物理更加充滿魅力,更加吸引人。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第二十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