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7年起,廣東高考英語試題的“書面表達”部分改為“基礎寫作”和“讀寫任務”兩部分,全題分值高達40分。考察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概括能力及創新寫作能力。本文針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幾個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建議,以期在英語教學中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1. 抓好基本功,打好基礎
很多學生對單詞的記憶不夠牢固,對單詞的用法也不熟悉。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靈活地進行詞匯教學,設計多樣化的練習,如漢譯英、造句、改寫句子等,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詞匯,以達到讓學生熟練掌握詞匯的目的。我經常在上課前結合課文,寫出幾個句子讓學生翻譯成英文,既加深了學生對單詞、詞組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課文中的基本句型、語言點、語法知識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鞏固。
2. 注重語篇分析教學,培養語感
語篇分析教學是指從理解整篇內容入手,分析句、段之間的關系,然后分段找出主題句和重要信息,再把一些長句和難句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里進行語法分析和訓練,進而使學生真正掌握語言所具有的交際功能。通過語篇分析教學,教師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和判斷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增強學生的寫作技能。對于一些好的文章,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學完后背誦其中的精彩片段。大量的朗讀和背誦可以讓學生形成較好的語感,能加強學生對語言信息的敏感反應能力和熟練程度。
3. 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積累資料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既在課堂上學習到許多有用的詞匯、短語、精彩的句子和短文,又在課后的閱讀中接觸到許多好的寫作模式、好句子、名人名言和諺語等,教師應該適時要求學生勤做讀書筆記,有系統地整理對寫作有用的資料,這樣有助于加強記憶、提高語言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4. 指導方法和技巧,促進寫作
(1)審題。學生首先要注意體裁和時態的關系。英語表達對時態的要求頗為嚴格,不同的體裁對應不同的時態。比如,介紹人物、地點、學習和生活的文章常使用現在時態,看圖作文和日記則應使用過去時態,通知和邀請函應使用將來時態。
(2)列提綱。在動筆寫作之前,根據題目要求,理順要表達的要點,設計好文章的層次段落,把要點串聯起來,構成文章框架。有了提綱,寫作時便能做到胸有成竹。
(3)使用多樣化的句型和連接詞。在寫作過程中要交替使用長句和短句,變換句型,靈活運用強調句、倒裝句、主從復合句、分詞短語,并大膽引用諺語、慣用語等。使用連接詞可以使文章過渡自然、流暢,做到前后連貫,層次分明,有條不紊。
(4)修改。寫作后,根據“內容先于形式”的策略,首先修改內容,去掉離題的內容,宏觀把握全文的結構和比例,多了的刪去,少了的補上。然后修改語法,按照PANTS的形式進行,即P(pattern)句子結構,A(agreement)形式一致,N(noun)名詞的數,T(tense)動詞變化,S(spelling)單詞拼寫。
5. 巧設寫作任務,加強訓練
(1)利用課文進行訓練。SEFC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有一個標題,講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課文標題進行預測:如果給你這樣的標題,你會寫什么內容?用什么體裁寫?按什么順序寫?也可以在授完一個單元的課程之后,讓學生寫一篇與這一單元的話題相關的作文。比如,在授完Book 7 Unit 2 “Robots”之后,可以讓學生在腦海里設計一個機器人,然后用100字左右的短文進行介紹。這類作文既能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仿寫。通過模仿范文,學生不僅訓練了表達的條理性和連貫性,還學到了寫作策略和技巧。模仿到純熟的地步,那自然水到渠成,能靈活運用英語去表達新事物、新觀點。
(3)寫周記。周記為學生提供一個用英語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平臺。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使用剛學到的或者自己課后學到的短語、句型和精彩的句子,這樣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鍛煉了書面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
6. 注重批改與講評,鼓勵為主
由于學生書面表達中的錯誤不盡相同,教師可以采取當面批改的形式,這對于語言錯誤特別多的學生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教師對學生邊啟發,邊批改,邊解釋,學生便能集中注意力,教師也能把問題講清、說透。還可以采取學生互改的方法,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促進。講評時,教師要以鼓勵為主,展示學生的“亮點句”和優秀文章供大家欣賞及模仿;同時對于學生寫作中的典型錯誤,教師也要及時摘錄,以單句改錯或短文改錯的形式讓學生共同分析。教師還可用“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一美學觀點,鼓勵學生在寫作時保持卷面整潔,書寫工整,布局合理。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