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務新聞》13日稱臺灣放棄了向美國采購8艘柴電動力潛艇計劃,改為自行建造潛艇的報道引起臺灣各界的關注。報道稱,臺灣有望在8月正式公布新的建造計劃,以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爭論。
《防務新聞》在頭版報道稱,一名前臺灣“國防部”官員稱,因為美國不愿幫助臺灣建立水下艦隊,同時臺灣受到經濟危機影響,需要通過自造潛艇來擴大就業機會,振興日薄西山的臺灣造船業。他表示:“既然巴基斯坦,韓國和日本都能自己建造潛艇,臺灣也能做到。”此外,作為“國艦國造”計劃中的一部分,臺灣“國防部”還計劃自行升級6艘法國制造的“拉斐特”級護衛艦。
臺軍一向把潛艇視為對付大陸的有效武器,但目前臺灣海軍只有4艘潛艇,其中兩艘還是美國在二戰末期建造的“淡水鯉”級潛艇,服役時間已超過60年。2001年時任美國總統布什宣布一攬子對臺軍售案,其中包括出售8艘柴電潛艇,但由于政治因素,特別是中美關系日益密切,這項潛艇出口案被拖延到2008年才進入設計階段,預計耗資3.6億美元。美方提出的建造費用約100億美元,遠超國際軍火市場的價格,因此這項特別預算案連續6年在“立法院”表決時遭封殺。此外由于美國從1959年后就全面轉產核潛艇,不再生產常規潛艇,這也加劇了臺灣從美國獲得潛艇的難度。由于潛艇采購案屢次拖延,島內傳出“潛艇國造”的聲音。位于高雄的臺灣“中國造船公司”曾在2001年提出自行建造潛艇的方案,但未獲“國防部”支持。隨著馬英九上臺,臺灣對擁有潛艇的態度正發生轉變,近段時間以來,臺灣軍方就是否自造潛艇展開激烈辯論。《防務新聞》稱臺灣最終放棄向美國采購潛艇的打算,改為自行建造,但美國方面的技術支持不可缺少。一名前美國五角大樓官員表示,“中船公司”應該有能力建造潛艇,但關鍵在他們能不能造出非常精密的潛艇。
然而,臺灣島內卻對“潛艇國造”表示懷疑。臺灣《時報周刊》14日稱,臺灣引進潛艇有“三難”:一、美國依然沒有建造柴電潛艇的廠商,只有軍火商提供的幾張不知所云的概念設計圖;二、美國已由支持軍售的布什政府,換成更親近中國大陸的奧巴馬政府,怎么可能“推動”美臺潛艇銷售案;三、馬英九當局正大力裁軍,哪有余力買潛艇。因此《時報周刊》認為,更加費錢的“潛艇國造”設想更是一個幌子,只是臺灣“國防部”用來卡預算的紙上計劃罷了。▲(羅山愛)
環球時報200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