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兆鈞
2009年新春伊始,我應邀參加了2月14日于美國加州洛杉磯地區帕薩迪納市劇院舉辦的“鵬城歌飛揚唱響美國”的演出活動。這次演出由深圳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與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共同主辦,深圳廣電集團音樂頻率(飛揚971)承辦。
臨行前查閱了一下資料,帕薩迪納劇院創辦于1917年,共有3029個座位,曾經成功舉辦過二十多屆艾美獎頒獎典禮以及國際知名的重大演出。
到達洛杉磯這座“都市化的農村”和“農村化的都市”,我們發現這座在無數美國大片中作為大都市背景的“非現代化”,綿延平坦的大地上,少見高樓大廈,到處是鱗次櫛比的兩層別墅。與其說它是都市,毋寧說是樸素的鄉村。聽說這緣于加州處于地震帶上,所以并不發展太多的高樓大廈,而是致力于適合人民安居的建設布局。
帕薩迪納劇院確實也不同于以往在歐洲見到的劇院那般繁華,但百余年的歷史也賦予了它厚重樸質的歷史感,內部環境也是安謐、舒適。
2月14日晚,開幕前十分鐘我從側幕看下去似乎觀眾寥寥,心里還有點擔心,但幾分鐘后我下到觀眾席,樓上樓下幾乎已經是座無虛席,除了不少華人觀眾,也不乏“各色人等”的美國觀眾——僅從膚色上看,洛杉磯這個典型的移民城市可以讓你聯想到深圳——中國最年輕也最不乏“各色人等”的新型移民城市。
我知道這次演出經過了精心的籌備,當晚演出按照“夢想”、“家園”、“愛”和“飛揚”4個篇章展開。近年來出道于“鵬城歌飛揚”的歌手張磊、唐磊、韓東、左小岸、劉沖、范媛媛、楊樂等相繼演唱了《夜色闌珊》、《丁香花》、《葵花》、《找一個愛你的理由》、《我站在深圳灣的海邊》、《春天的故事》等作品;特邀嘉賓齊秦演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和汪峰的《飛得更高》等作品也博得觀眾的熱烈歡迎。而我感觸頗深的是對于相當多的觀眾來說,這樣場大部分以近年原創歌曲和歌壇新秀組成的演出無疑有著相當的距離感,但現場的反應卻相當熱烈,有些新作品,觀眾中還有不少能夠跟著哼唱。我想這第一說明了這些作品本身具備相當的水平和直接感染力;第二說明了歌手們有著較強的現場表現力和與觀眾的現場交流能力;第三也可以感到這與日益發展的網絡音樂傳播不無關系。總之,這是一場相當成功的演出。散場之后,從觀眾斷斷續續的評論聲中我能感覺到他們整體上很受感染。一些美國人也表示盡管聽不懂歌詞,卻能夠從音樂中感受到情感和情緒的傳遞。
“鵬城歌飛揚”創建已經進入第七個年頭,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從深圳走向全國,從中國走到了海外。我從2007年應邀參加它的年度評選活動以來,親身感受到了這個項目的成長和成功。在我看來,它最重要的意義是在步入21世紀,面對中國社會高速轉型、產業結構激烈變化、大眾文化需求日益多樣的新形勢,“鵬城歌飛揚”選擇了堅定扶持、培育本地原創音樂的節目方向,抓住了文化發展的重中之重——作品的創新和人才的出新,所以才能在中國歌壇整體創作不盡如人意的形勢下能夠異軍突起,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并日益壯大。這無論對于深圳這個最適合流行音樂發展的現代都市文化建設的遠景來說,還是對于中國歌壇的發展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鵬城歌飛揚”2007年首次遠赴海外,更是為中國音樂走向世界,從而完成“文化走出去”的大發展戰略作出了有益的嘗試。我以為這些成功取決于幾個重要的要素。
第一,盡管我們常常以為很“娛樂”的歌曲的發展可能更多是“民間行為”,特別是流行歌曲本身確實有著明確的現代文化產業性質,但在中國的國情下,它仍然需要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特別是要為它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在這方面,深圳市的有關領導做出了有遠見的戰略謀劃,也給出了強有力的實際支持。
第二,在當代條件下,特別是在世界唱片業進入全面轉型、音樂傳播方式激烈變化的情況下,傳媒對于中國歌曲創作的創意、生產、包裝和推廣上仍然具有舉足輕重的角色。“鵬城歌飛揚”節目組在這個環節上的貢獻顯而易見,回想改革開放30年來,在中國歌壇的每一次階段性發展中,傳媒都出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從80年代的“西北風”到90年代的“新生代”乃至今天的“鵬城歌飛揚”都可以證明這一點。我們有理由肯定傳媒人的功績,當然也希望中國的優秀傳媒能夠再接再厲。
第三,我們可以看到:面對眾說紛紜、褒貶不一的中國歌壇,重要的不是隔岸觀火的議論紛紛,而是一定要給新人新作搭建良好發展的平臺。此次出訪,我發現“鵬城歌飛揚”年輕一代的歌手把為數并不多的旅費幾乎全部用在了購買樂器上,這足以說明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音樂的追求依然存在。在今天的時代,我們不缺人才、不缺好作品,可能缺少的是如何讓好人才和優秀的作品進入傳媒、進入產業鏈。在這點上,我希望“鵬城歌飛揚”一定要堅持以發現、扶植和培養新人新作為己任的堅實目標。
最后,還有幾點建議:第一,為保證“可持續發展”,我想“鵬城歌飛揚”應當考慮逐步穩定地向全國范圍擴張,以使之適應深圳建設“音樂工程”的大戰略設想,而不局限于自身城市的范圍之內。第二,走向海外應當也成為長久保留并穩定發展的項目,不要淺嘗輒止,因為這樣高質量的音樂交流活動不但能夠擔當起將中國介紹給世界的文化使命,更能使流行音樂真正成為中國向世界遞出的文化名片!
鵬城歌飛揚,歌從深圳來。這歌聲不僅僅在“娛樂”著我們,也將一份責任和崇高賦予著我們。年輕的傳媒正在創造著嶄新的音樂工程,年輕的城市正在創造著嶄新的音樂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