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企劃財政部日前發表報告建議韓國政府“先發制人以應對中國崛起”,在韓國引起強烈反應。繼韓國駐華使館解釋此事為韓方“失誤”后,韓國《中央日報》21日又發表署名文章,呼吁韓國政府不應對中國崛起存在“恐懼心態”。
韓國企劃財政部在名為“北京共識的概念及其影響分析”的報告中稱,隨著中國的進一步崛起,韓國與中國的競爭將會進一步加劇。韓國應先發制人,做好應對準備。這份報告被外界解讀為“韓國擔憂中國崛起”。韓國駐華使館16日對此作出回應,稱該報告“不代表韓國政府的立場”,“是不了解外交而造成的事件”,“這樣的失誤沒有辯解的余地”。
然而,韓國使館的解釋并沒有平息韓國國內的輿論。韓國《中央日報》駐華記者21日撰文稱,這不僅是外交上的失禮,還是“健忘癥的表現”。文章稱,去年12月,韓國出現嚴重的流動性不足,急忙向中國求援,兩國簽訂了高達1800億人民幣的貨幣互換協議。這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標志。韓國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機會,也最先從人民幣國際化中受益,但現在企劃財政部卻對人民幣的國際化表示擔憂,簡直是一場鬧劇。
《中央日報》認為,韓方報告也反映出“歷史意識的缺乏”。據了解,“北京共識”是西方學者提出來的,所描述的是“中國不斷擴大的影響力”。《中央日報》對此稱,“如果韓國不明就里地跟著西方國家指責北京,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文章認為,這還是眼光狹隘的表現。“不能僅看北京共識,應當讀一下哈佛大學學者提出的‘中美國概念,這樣才能看清中國全貌”。
《中央日報》最后建議韓國政府,“如果中國成為超級大國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怎么阻擋也無濟于事。相反,借助中國上升的氣勢才是明智的做法”。文章認為,韓國只有擺脫對中國無端的恐懼,才能開創韓中共同發展的“中韓國”模式。 ▲ (張尹珠)
環球時報200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