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同明
2009年2月28日,隨著第24屆國際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以下簡稱大冬會)的圣火在哈爾濱徐徐熄滅,東北網辦公樓內30余名值守的編輯和技術人員歡呼雀躍,慶賀大冬會官方網站維護工作圓滿成功。
此次大冬會是我國歷史上首次舉辦的規模最大、人數最多、水平最高的世界綜合性冬季運動會。由地方新聞網站承辦國際大型賽事的官網,這是國內也是極為少見的,對東北網的技術保障、采編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從2月18日大冬會開幕以來的11天時間,官網共發稿3300余篇,平均每天點擊量50多萬,視頻直播在線人數6000余人,同時也遭到了687萬余次網絡攻擊,但其依然安全穩定運行,及時準確播發賽事消息,贏得了大冬會組委會和社會各界的贊譽與認可。
2月24日,央視網以“大冬會官網:內容豐富、突出特色”為主題,全方位報道了官網的宣傳工作。
2月25日,國際大體聯秘書處官員帕斯卡·萊博特專程到東北網了解官網運行情況,他稱贊道:“官網內容非常全面,較往屆有很大提高。是你們將大冬會的精彩呈現給了全世界,你們辛苦了!”
3月4日,黑龍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衣俊卿對官網工作出批示:“東北網對大冬會的宣傳報道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一是在面臨很大困難和挑戰面前,確保大冬會官方網站的安全;二是對大冬會的宣傳報道做了突出的貢獻。感謝東北網的全體工作人員。”
成功基因
承辦官網獲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這其中包括政府職能部門的配合,更重要的是離不開東北網全體員工的辛勤勞動和智慧。
在技術保障方面,東北網建立了自主控制的發布系統,從運行上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平臺。抽調骨干人員成立安全技術小組,在聯通機房、組委會機房、東北網機房等共4處備份官網服務器,把多臺服務器做成集群來加強抵御攻擊能力。把官網架設在CDN(內容分發系統,在全國有16個節點)網絡上,提高官網的訪問速度和抗攻擊能力。對官網的技術支撐系統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投入16臺服務器辟建獨立的存儲空間、獨立的防火墻、頁面防篡改系統等必要安全設備和安全軟件,同時制定病毒清理、競賽查詢故障排除等7項應急預案,進行各種故障排除演練。大冬會開賽期間,官網遭受各種惡意攻擊達687萬余次,兩次遭到700-2000兆流量的DDOS攻擊達5個小時,導致CDN網絡上的福建、濟南2個節點癱瘓,東北網及時調控系統將流量轉移到其他節點,保證官網平穩度過危機。
在采編工作方面,東北網借鑒奧運報道模式,賽前進行冰雪體育報道知識、涉外報道注意事項等方面的崗位培訓,賽時成立40余人的采訪隊伍和近20人的編輯隊伍,實行24小時工作制,建立了銜接緊密的無縫工作流程,時刻保證有足夠的人力在崗,編輯本網記者采寫的原創稿件,查收傳統媒體來稿,監控和轉發其他媒體稿件,截取制作各類視頻,收看電視直播編發快訊,第一時間將賽況和賽果發布出來。大冬會開賽以來,官網日均發稿300余篇,圖片500余幅,視頻20余條,制作《冰雪傳奇——2009大冬會》、《外語記者跑大冬》等中英文專題10個,邀請哈薩克斯坦和烏克蘭等代表團團長走進直播間與網友在線交流,采訪羅致煥、王曼麗等體育名人,在東北論壇推出“我與大冬有個約會”、““賀大冬·頌冰城”詩詞大賽”等互動性活動3個。在采編和翻譯人員的努力下,官網英文頁面消息均能在中文消息發布10分鐘內體現到頁面上,以最快的速度向國外網友提供賽會信息,隨后再和用圖片、視頻、專訪等形式發布賽事詳細內容,保證英文頁面的豐富完滿。
多贏的啟示錄
東北網此次承辦大冬會官網,政府滿意,組委會滿意,網民滿意,東北網也滿意,獲得了一個多贏的結果。以下的體會或許對網絡新聞界的同仁們有所啟示:
一是要抓住機遇,敢于打硬仗、啃硬骨頭。承辦大冬會官網對東北網來講,既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又是一次難得的機遇。作為黑龍江重點新聞網站,東北網勇敢地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克服了無數的困難,圓滿完成了任務,最終讓東北網整體工作上了一個臺階。通過承辦官網,借助網上信息傳播,幫助世界各國關注大冬會的人們去了解各類新聞信息,擴大了黑龍江的影響,同時擴大了東北網的影響;通過承辦官網,東北網的技術實力得到了各級安全、網監、通信管理局和幾大運營商的認可,對下一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通過承辦官網,東北網的地位在全國網站中得到了提升,由地方網站承辦國際大型體育賽會官網在全國各網站中屈指可數;通過承辦官網,東北網鍛煉了隊伍,增強了團隊意識,提高了全臺的戰斗力和凝聚力。
二是要善于依靠群眾智慧,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做好官網的宣傳和報道是個“死命令”,決不允許出現政治事故和責任事故。東北網人力有限、財力有限、技術和采編實力有限,靠的就是團結一心,開動腦筋,無私奉獻,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克服各種困難。東北網的技術安全小組人員從2009年起就沒有休息過一天,每天都必須對50多套系統進行安全隱患排查,發現問題逐一解決。僅為了做好開幕式的視頻直播,技術人員就制定了4套方案,12小時連續調試,直至系統準備進入最佳狀態。在雪上比賽場地采訪的記者,因為沒有固定的居住地點,只能租住在賽場邊的農戶家中,為了拍攝運動員滑雪的英姿,要跟著爬山,一圈2公里路,有時候要上上下下幾個來回,人大汗淋漓,背包里的瓶裝水卻已凍成冰坨兒。他們背著重達幾十斤的設備奔波在賽場、新聞中心和駐地,已經成為賽場內外的一道風景。后方的編輯在他們的博客中寫道:“為了讓我好好休息,女兒變成了流浪孩,每天都住在親戚家。”“幾乎所有的比賽消息都是從我們手上發布,但卻沒有一個人能夠清閑自在地坐在電視機前完整看過一場比賽,所有的這些,沒有一聲抱怨,所有的努力與付出,都是為了辦好官網。”
三是要善于借勢造勢,擴大網站影響力。大冬會是個大舞臺,官網是個大平臺,東北網充分利用一切機會來宣傳官網和自身形象。如在首頁懸掛LOGO,在顯著位置設立了網絡視頻觀看軟件下載,對官網和大冬會等相關頻道進行導讀推介,在東北網加大官網宣傳,在官網加大東北網宣傳。除此之外,東北網利用大冬會倒計時100天等節點性事件,在《黑龍江日報》、黑龍江電視臺和哈爾濱市屬媒體上宣傳官網和東北網,借助地方網聯的合作關系,在新浪、搜狐、中國網、北方網等20余家重點新聞網站鏈接官網和東北網大冬會專題。同時還與央視網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請其協調央視五套體育節目專門報道東北網承辦大冬會官網的消息。
通過這種有意識地借力造勢,擴大東北網的知名度,為東北網今后的成長、打造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綜合性網站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