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玉蘭
法國經濟陷入上世紀70年代以來最嚴重衰退,大罷工此起彼伏。而法國同歐洲鄰國和亞洲國家的關系,則因為總統薩科齊的失言和處理不當而陷入低潮。
這一切,自然與被法國報章揶揄為“全能總統”的薩科齊脫不了干系。法國總統薩科齊最近很忙,也很煩。他說,他要改革曾為法國培育出兩名總統(不包括他在內)、數千名公務員、數十名部長和無數藍籌股公司總裁的國家行政學院(ENA)。他也“涉嫌”企圖安排他的副幕僚長佩羅爾出任一家新合并銀行的行長,結果引起軒然大波。
此外,薩科齊也面對國內持續不斷的示威和抗議活動。他要整頓中學與大學教育制度的計劃,已在今年初促使數以萬計講師、研究員、教師和學生走上街頭,估計全國有大約一半的課程受影響。
他的260億歐元經濟刺激配套公布后,民眾埋怨政府只救銀行不救平民。雖然他后來再追加26億多歐元的社會開支預算,卻仍然平息不了眾怒,工會隨后確定了3月19日的罷工活動,這是今年第二次全國性大罷工。
就連海外省也和薩科齊過不去。位于加勒比海的瓜德羅普和馬提尼克島的罷工和示威游行已持續一個月,而且還在繼續升溫。許多法國人民開始擔心,如果政府再不出手干預,動亂最終可能會蔓延到法國本土。
實際上,上臺不到兩年,薩科齊的支持率已不斷下滑。最新民調顯示,目前支持薩科齊的人只有36%,是他出任總統以來最低的。薩科齊當選時高喊的“改革”口號,如今卻成了讓人民聞之色變的毒藥。
法國去年第四季的經濟萎縮了1.2%,是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失業率今年預計也將攀升到9.8%的高水平。此外,法國國債負擔率即國債余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70%,比原定66%的目標來得高。
和其他政府直接提高消費,來應對金融危機的做法不同的是,薩科齊認為,法國應該借此機會重新調整國內經濟結構。然而,他提出的重投資、輕消費的決策顯然并不為民眾樂見。法國CSA民調結果顯示,62%的受訪者認為政府奉行的政策無法有效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另外兩個民調則顯示,多達70%的法國人支持大罷工。
反對黨社會黨前黨魁奧朗德最近批評薩科齊:“薩科齊什么都要決定,即使不是在他的職權范疇內,他也會插上一腳。”
薩科齊確實有點兒管得太多了。在法國,總統和總理的分工是:總統負責外交與國防,總理則負責經濟與內政,薩科齊卻什么都做。實際上,他積極得讓別人連總理的名字都不記得了。
針對法國和中國雙邊關系在前總統希拉克任期內發展良好,如今卻陷入低潮,有評論家認為,兩國爆發的沖突有很多時候是薩科齊處理不當造成的。
去年奧運,薩科齊聲稱要抵制奧運開幕禮,最終卻還是去了。不過,奧運圣火在巴黎的傳遞活動受到干擾和破壞,這讓中國人民感到憤怒;去年12月,薩科齊執意會見達賴喇嘛,成為唯一一位以歐盟輪值主席國主席身份會見達賴的歐洲領導人;不久前,巴黎拍賣圓明園鼠首和兔首銅像,讓中法關系再起波瀾。
薩科齊在歐洲也制造了不少問題。他最近公開批評英國由刺激消費而削減增值稅,還說英國“好管閑事”地當自己還是主席,依舊出席商討中東危機的國際會議,這讓捷克感覺很不是味道。
“全能總統”會把法國帶到哪?更多人在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王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