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之岳
剛下臺不久的美國副總統切尼,是美國歷史上權力最大也是最具爭議性的副總統。
最近,紐約《每日新聞》獨家報道,切尼和布什在下臺前幾個星期鬧翻,切尼含恨離開白宮,對布什非常不諒解;而布什亦對切尼極感不滿,惱怒異常。
切尼與布什不歡而散的最重要原因是,切尼的前幕僚長兼頭號軍師劉易斯·利比,因不滿親民主黨的退休外交官約瑟夫·威爾遜行為,于2003年蓄意對外泄露威爾遜的妻子瓦拉莉·普雷姆是中情局高級秘密特工。
司法部在媒體壓力下著手調查泄密案,聯邦特別檢察官費茲吉羅經過兩年多的調查,于2005年10月向聯邦大陪審團控告利比瀆職。2007年3月,大陪審團裁定利比犯了做偽證(兩次)、妨礙司法、向聯邦調查局撒謊等四項重罪,法官判他30個月刑期。
2007年7月,布什接受切尼建議,利用總統特權免除利比的30個月刑期。但是,利比并沒有被“完全赦免”,仍具“犯罪實質”,其代價是:律師資格被取消、剝奪政治權利、罰款25萬美元。
利比追隨切尼多年,在白宮的頭銜除了“副總統幕僚長”之外,還有切尼為他爭取到的“總統特別助理”稱號。可說是權傾白宮,其聲勢甚至凌駕總統幕僚長和白宮國家安全顧問之上。切尼對(接上頁)的工業已經完蛋、銀行業也幾乎成了廢墟,這番話惹惱了英國首相布朗。他還呼吁法國車商從捷克撤資,引來捷克政府和捷克商會的抗議。
去年7月至12月,法國是歐盟輪值主席國,今年理應將主席棒子交給捷克,但薩科齊卻繼續他更是言聽計從,華府政壇和新聞界形容利比是“切尼的切尼”。
布什拒絕赦免利比,切尼非常生氣,但是隱忍下來。2008年11月4日大選結束后,布什開始循慣例,特赦一批被判有罪的人犯,但在其“總統特赦”名單中并沒有利比的名字。切尼知道后,勃然大怒,開始不斷要求布什特赦利比,布什毫不讓步,堅持不允。
在奧巴馬就任前一天,怒火中燒的切尼,不顧政治倫理和官場禮節,一下臺即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痛批布什:“我堅決認為他(利比)應得到特赦,我完全不同意布什總統的做法。”
切尼和布什的組合是近代美國最富爭議性亦最引人側目的權力搭檔。布什總統主政8年,前4年幾乎是切尼當家。由于伊拉克戰爭陷入泥淖,布什內外交困,當初大力推動伊戰的切尼在布什第二任任期中間開始失寵和失勢,兩個人的關系由熱轉冷,貌合而神離。2006年11月,共和黨國會期中選舉慘敗后,切尼的“師父”——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被布什趕走,從此布什與切尼關系急速冷凍。
如今,二人因為利比完全鬧僵,是一段“友好合作”的終結,也是一段美國歷史的終結。
(責任編輯王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