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榮
1959年1月1日,卡斯特羅領導革命推翻當時的專制政權,迄今屆滿50年。如今,在這個位于美國后門的國家,大多數居民無意重返革命前的資本主義社會,只企盼當權者能調整當前的社會主義制度,專注于經濟改革。
希望早日退出困境
70歲的共產黨員岡薩雷茲女士回憶起革命前的情境,話中難掩苦澀。在當年的社會里,她的雙親艱苦從事工時漫長且沒有前景的工作。窮苦民眾幾乎沒有翻身的希望,富人們對社會的不公不義冷漠以對。她說:“當時有許多窮人,他們一無所有,而有錢人只在乎自身的利益及財富。”
時至今日,在卡斯特羅推翻獨裁者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的50年后,古巴的富豪階級已經消失,社會安全網也已就位,但經濟困境卻未獲優化。許多古巴人的想法都跟岡薩雷茲一樣,急切希望早日退出這種困境。她說:“就社會均衡來說,革命有其好處,但我在意的是經濟狀況。為了生活,我們被迫必須從事不法行為。”
古巴民眾在慶祝革命50周年之際,對革命后重建的社會毀譽參半。免費健保及教育體系,讓古巴成為人民平均壽命最長、教育最為普及的美洲國家之一;此外。發案率低而且赤貧現象已不復存在,也深獲民眾贊許。
國民平均月薪20美元
然而,盡管革命實現了崇高的經濟公義目標,但平均月薪20美元的收入著實難以維持生活。擔任教師的裴瑞茲表示:“我沒法光靠薪水過活,必須‘創造才能過日子。”所謂“窮則變、變則通”,“創造”(invent)一詞,在古巴意指不按規矩以求收支平衡的“變通”做法;換言之,就是設法增加收入,或者讓原本的薪資發揮更大效用,例如購買價格較為低廉的黑市食物。
在古巴,小販在辦公處所或住家兜售商品的情形司空見慣,這些貨品許多都是從國營企業盜取,或者是低價買進后轉手以較高價格賣出;只要價格低于國營商家,總是會有銷路。去年古巴遭三個颶風侵襲,作物產量減少了30%后,政府曾祭出打擊黑市的行動,但私下交易商品的情況依然猖獗。
缺錢都是老美害的?
雖然古巴官員將民眾的生活困境歸咎于1962年美國為打擊古巴所采取的貿易禁運,但也坦承必須設法提升民眾的生產力。現任總統勞爾·卡斯特羅(RaulCastro,為古巴強人卡斯特羅胞弟)也已要求采取包含減少勞工補助金在內的緊縮政策。
許多民眾希望經營私人事業,擁有屬于自己的房屋、轎車;部分人士則要求更大范圍的改革,例如多黨選舉或者更不受限的言論及遷徙自由。異議人士巴雅(Oswaldo Paya)表示:“古巴民眾渴望自由,改革即代表自由;拒絕改革,等于是把古巴人民未來的希望之門關上。”
然而,老卡斯特羅雖因健康不佳退位,但在幕后仍有巨大影響力,很難期望勞爾會有大刀闊斧的改革作為。但各個世代對于古巴的現況反應不一,1959年的革命對年輕一代已如遙遠歷史,他們對現狀的不滿也甚于老一輩。
33歲的著名博客作家桑契斯以及39歲的搖滾樂手阿奎拉因直言抨擊政府與當局發生沖突,許多年輕的古巴人也對缺乏機會大感沮喪。
今年32歲的賈西亞(Manny Garcia)表示:“除了先進的社會福利政策外,有關革命的一切,在我的認知中都不是好事。”這句話,貼切地反映古巴年輕世代對革命50周年的感想。
(責任編輯唐馨)
古巴歷史掃描
1492年/哥倫布航海到古巴島。
1510年/西班牙派軍征服古巴。
1511年/古巴成為西班牙殖民地。
19世紀,古巴人開始反抗西班牙人統治,要求獨立。美國介入戰爭,史稱“美西戰爭”,最后西班牙割讓古巴給美國。
1898年/美國占領古巴。
1902年/美國承認古巴獨立,扶植傀儡政權“古巴共和國”,在建國憲法中,添加普拉特修正案,并拖延不肯撤軍。
1906年,美國趁古巴地方政府玩完兒,再次出兵占領古巴,矛干涉古巴內政和商業,扶植獨裁者巴蒂斯塔。巴蒂斯塔由國庫竊取4000萬美元,將國家出賣給外國資本家,又縱容黑手黨接管賭場娛樂場所,反對者一律處死,令古巴成為毒梟、皮條客、冒險家天堂。
1934年/軍人巴蒂斯塔政變,實行軍事獨裁。
1959年/卡斯特羅以“創建古巴人的古巴”做口號,領導反政府武裝推翻巴蒂斯塔,創建人民革命政權。
1960年/卡斯特羅推行國有化,沒收美國人資產。
1961年/古巴宣布成為社會主義國家。
1962年/美國與古巴斷交,實施經濟、貿易金融制裁,促成古巴投向前蘇聯陣營。
1991年/前蘇聯解體,古巴失去每年40億到60億美元的經濟援助,一度陷入危機。
海外星云 2009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