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日報》評論員 金泰翼
“美國政界只是不戴貴族假發,但實際上和法國革命前的路易十四世統治的宮廷很相像?!薄度A爾街日報》幾年前曾如此批評了世襲風氣蔓延的美國政界。此番言論道破了一個現實,即,美國雖然說著民主主義和“充滿機會的國家”,但實際上卻是由幾個有權有勢的家族壟斷、沿襲政治。該報指出,至少有18名參議員和數十名眾議員是因為父母或家族而坐上這個位置。這種現代版貴族家庭被稱作“藍色貴族血(Blue Blood)”。意思是說,因為不用干體力活,所以青色的血管在白色皮膚的映襯下極其明顯。
政治名門中,美國歷史上有幾個屈指可數的家族。從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到第44任總統貝拉克·奧巴馬,這期間的220多年里,出現過父子兩人都成為總統的家庭,分別是約翰·亞當斯(第二任)和昆西·亞當斯(第六任);以及喬治·H·W·布什(第41任)和喬治·W·布什(第43任)。還有叔叔和侄子都成為總統的情況,即統治美國21年的羅斯福家族;另外還有爺爺和孫子都成為總統的哈里森家族以及父親擔任過總統、兒子是參議院歷史上最優秀的5名議員之一的塔夫脫家族。
這些名門無一例外都是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意思是說,他們是白人(White),是盎格魯撒克遜人(Anglo·Saxon),是新教徒(P rotestant)。但是,WASP只是成長為政治精英的最低必要條件之一。每個政治名門都有旨在將下一代培養成杰出政治領導人的家風和家庭教育傳統。
約翰·亞當斯在成為總統之前和年幼的兒子昆西一起到歐洲長期旅行,加深了父子之間的紐帶關系。他發現兒子的外語才能后,總是稱贊說:“你是個語言天才。”這時獲得的同父親之間的紐帶和自信讓昆西成為起草“門羅主義”的卓越國務卿,最后成為總統。
美國另一個政治名門——肯尼迪家族的老幺、參議員愛德華·肯尼迪在8月去世。肯尼迪一家是來自愛爾蘭的天主教教徒,和美國社會主流存在一定距離。但正是這一點促使他們抱著一定要成為“第一”的信念在教育上投資,因此,所有兄弟都畢業于哈佛大學,其中涌現出了總統、法務部長和參議員。奧巴馬總統誕生以后,WASP在美國社會中的堅固統治基礎開始出現裂痕。政治名門如何適應變化的狀況并生存下去值得關注。
編輯唐馨
海外星云 2009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