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11月開始,美國紐約市民科林·畢文的“離奇”生活讓他成為“網絡環保達人”,也帶動一批都市環保熱衷者,共同為更美好的生活環境而努力著。
科林·畢文的“正規”身份是英國利物浦大學電子工程學博士,其他職業則是作家、慈善組織顧問,但他最喜歡的稱謂是“稱職的公民”。他自稱是一個“無影響的人”,希望自己在地球上的生存盡量不留下痕跡和污染。
科林·畢文對政府在氣候變化上作為不足非常失望,于是他自己踐行環保。科林和妻子米歇爾、兩歲的女兒、四歲的狗,為了環保大大改變原有生活方式,他們竭盡全力地避免制造垃圾,減少碳排放和水污染,并只購買當地產品。
夫妻二人出行改為騎自行車,爬九層樓梯回家和出門,做飯的食品只從當地農貿市場購買。此外,他們把電視機打入冷宮,并不再給自己及18個月大的女兒買新衣服。
令人吃驚的是,力行環保六個月以后,他們作出了一項最驚人的決定——停止用電。自此,他們過上了“不插電”的生活,平常的照明主要使用煤油燈、蠟燭和LED閱讀燈,為給筆記本充電,家里安裝了太陽能。
畢文在自己的博客中寫道:“我可不是一個只抱怨不行動的人,我想通過這樣一種新生活方式來證明我們是可以既提高生活質量又較少污染環境的。這或許能引起大家的關注,共同來減少食物短缺、氣候變化、水危機和能源銳減等人類危機。”
“先改變你自己,然后改變世界,參與這項環保試驗一周吧!”他和其他環保熱衷者在博客上交流著各自的環保經驗:將熱水器的溫度開低點;炒菜起鍋前關掉煤氣,將蓋子蓋在鍋上保溫以此充分利用余熱;不用紙巾;邊淋浴邊刷牙……
畢文跟妻子歷時一年的環保生活實驗已經集結成書,還被拍成同名紀錄片。畢文最初將自己一年的環保行動全部記錄在個人博客上,現在,這個博客已經成為討論環保問題和分享環保經驗的大本營。“兩年前,我把自己的汽車捐贈了,上個月我賣了冰箱,一周前我扔掉了微波爐。我手洗衣服、回收廚余、很少購物,我很喜歡現在的生活方式。”網友丹尼斯說。
畢文的博客被《時代》雜志評為全球15大環保網站之首,他還被紐約下東區生態中心評為“生態之星”。面對這些榮耀,畢文卻說:“我們這么做不是因為要當環保人士,這就是一個關注環境問題的公民該做的。”
(摘自2009年9月21日《國際先驅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