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前后,中央軍委成立了人民軍隊的第一支公安武裝——公安中央縱隊,承擔著保衛黨中央、保衛首都光榮而艱巨的使命。
二O七師力將北平“打掃得干干凈凈”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中共中央決定遷到北平,領導全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
北平,曾是國民黨反動統治在華北的中心,解放初期社會情況異常復雜。國民黨守城部隊雖然拉出城外進行了改編,但國民黨的一些軍警憲特并沒有立即被解決。特別是美蔣潛伏下來的龐大的特務組織,無時不在伺機破壞。北平市所面臨的嚴峻的治安狀況,給保衛工作增加了復雜性和艱巨性。要承擔起如此重大的任務,僅靠原來的中央警備團和華北軍區步校改編的北平市糾察總隊,已遠遠不能勝任。中央軍委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將四野第四十七軍第一六O師改為第二O七師,隸屬于華北軍區平津衛戍司令部,執勤業務由中央社會部領導,與中央警備團一起擔負對中央首長、機關和北平的警衛任務。由吳烈任師長,鄒衍任政委。
從1949年3月中旬起,第二O七師正式擔負了警衛北平、迎接中央遷來北平的任務。為給中央來北平提供安全環境,在中央機關入城前,部隊開展了肅清散兵游勇的任務,逐個挖掘潛伏下來的人員和武器,與暗藏的國民黨特務和危害社會治安的歹徒進行斗爭。
1949年七八月份,在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前夕,毛澤東和黨中央陸續由香山搬到中南海辦公。第二O七師所轄的第二、三兩個團,先后奉命調進城里,接替了四十一軍的城內防務,擔負起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的安全警衛任務和維護北平市的社會治安及衛戍工作。
保衛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和開國大典
為了加強北京的衛戍警衛工作,維護社會治安,靠現有的力量是不夠的。吳烈和鄒衍經過反復考慮,聯名給中央寫了一份報告,建議將二O七師改為公安中央縱隊第一師。此時,羅瑞卿正醞釀組建一支擔負中央和北平武裝保衛任務的公安部隊,吳烈和鄒衍的想法正合他意,他表示贊同。最后,決定將二O七師改為第一師,以中央警備團為基礎的部隊改為第二師,將兩個師編為中國人民公安中央縱隊。
1949年7月6日,中央軍委決定在軍委設置公安部,統管全國各地公安機關和公安武裝,任命羅瑞卿為公安部長。8月31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成立中國人民公安中央縱隊,下轄兩個師又一個團。
公安中央縱隊成立的第一個任務,就是保衛第一屆政協會議和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在10月1日成立的消息傳出后,在臺灣的國民黨密令隱藏在北平的特務組織,要不惜一切代價進行破壞。當年的亞洲飯店(今前門飯店),是前來參加開國大典各方代表的下榻之處。國民黨保密局得知這一情況后,密令潛伏在北平的特務吳瑞金,潛進飯店進行暗殺破壞。
9月24日天剛亮,吳瑞金化裝成一個送菜的農民來到飯店。就在哨兵準備叫他進去時,吳瑞金露出了破綻:他抬手擦汗時,露出的手臂又白又胖。農民天天在田里風吹日曬,皮膚不可能這樣白。執勤哨兵馬上意識到有問題,立即將他帶到值班室審訊。在審訊中,吳瑞金見身份已暴露,企圖服毒自殺,被執勤戰士制服,從他身上搜出了定時炸彈。國民黨自以為計劃周密的陰謀就這樣破產了。
時間一天天接近開國之日,公安一師二團排長劉拴虎像往常一樣,裝扮成市民在附近游動。夜幕降臨時,地下的一個煙頭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拾起來一看是“飛馬”牌香煙,當時這種煙不是一般人能吸的。他又仔細觀察留在這里的皮鞋印,頓時感到:肯定有一個不同尋常的人來過這里。
他警覺起來,此后每天都到這里來巡視。第五天,預感的情況出現了:一個頭戴禮帽的人出現在劉拴虎的視野內,他正在記著什么。劉拴虎接近過去,發現那人正在畫線路圖,便上前查問。那人見暴露了,便掏出匕首欲行兇。經過幾個回合交手,劉拴虎將那人擒獲。經審查,那人是國民黨國防二廳華北督察二組北平情報組的特務。他的任務就是繪制地圖,準備10月1日這天炸掉毛主席的車隊。
京津護路,保衛毛澤東赴蘇訪問
新中國成立伊始,為了打破帝國主義的政治和經濟封鎖,爭取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支持,發展兩國人民的友好關系,毛澤東決定對蘇聯進行正式訪問。
但毛澤東還沒有動身,敵特就已經將毛澤東即將訪問蘇聯的情況通報了臺灣。毛人鳳對美國顧問布萊德說:“炸了毛澤東的專列,就是第二個皇姑屯事件?!?/p>
1949年12月6日和1950年1月20日,毛澤東和周恩來分別乘火車離開北京,前往莫斯科。為確保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安全,公安中央縱隊派出了一部分部隊,在北京至天津的鐵路沿線布置秘密警戒哨兵。公安部副部長楊奇清和縱隊司令員吳烈一起,乘壓道車護送毛澤東、周恩來的專列到天津。
1950年3月4日,毛澤東、周恩來訪蘇回國,公安中央縱隊繼續擔負路線警衛。因為這次訪問公開發表了消息,所以給警衛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接受命令后,3月1日各部隊到達指定位置,各級干部沿途觀察地形,劃分任務段落,對各橋梁、道口、車站派出了警戒。吳烈和楊奇清提前趕到天津,從天津接毛澤東返京。
3月4日,執勤部隊對鐵路橋梁、道岔、道釘、枕木、信號燈等進行了全面檢查,并在路基兩側50米范圍內進行搜查,政委鄒衍親自乘壓道車沿途檢查。有些戰士對橋梁檢查一遍不放心,還不畏寒冷,一次次下到水里反復檢查;對車站每通過一列火車就檢查一遍,唯恐出現漏洞。當天14時,警戒部隊全部進入執勤位置,兵力密度達到每公里28人以上。22時,毛澤東的專列安全通過。
在執勤中,曾發生過敵特槍擊哨兵、偷割電線、往鐵軌上放石頭、向橋下放炸藥等事件,都被及時發現處理,未造成破壞和人員傷亡。在毛澤東回來之前,公安中央縱隊還一舉破獲毛人鳳在北京潛伏的萬能電臺。
至此,敵特企圖破壞毛澤東訪問蘇聯的陰謀計劃徹底破產。
警衛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國慶節
1950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的第一個國慶節,首都舉行了隆重的慶?;顒?。公安中央縱隊全力以赴,承擔了大會會場的警衛和受閱的雙重任務。由于兩大任務同時下達,使得兵力十分緊張。為了解決機動兵力的不足,執勤分隊凡換班休息的人員,一律組織起來,休息時不解衣帶,以隨時應付突發情況。同時,每處警戒至少有一名排以上干部掌握,會場周圍的制高點,每處至少有三名干部帶班執勤。
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國慶節,正值朝鮮戰爭爆發,社會情況復雜。此時,國內外公開與暗藏的敵人遙相呼應,蠢蠢欲動。在這種形勢下,公安中央縱隊的執勤部隊保證了大會的順利召開,整個北京市沒發生任何問題。
公安中央縱隊保衛黨中央、保衛首都的工作,得到了毛澤東等中央首長的關懷和肯定。有一次,吳烈、鄒衍等縱隊領導到香山參加中央機關的干部會議。會后,所有到會人員留下吃飯。毛澤東來了,并和他們坐在一起。席間,毛澤東勉勵他們說:“有了你們,我們就放心了。”
1950年11月初,公安中央縱隊奉命撤銷,原來的第一、第二師分別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部隊第一、第二師。
(摘自《檢察風云》2009年第5期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