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民謠道“能喝半斤喝八兩,這樣的干部要培養;能喝一斤喝八兩,這樣的干部要商量;能喝八兩喝一斤,這樣的干部我放心”。這從側面反映了當下風靡的官場酒文化,是一種不正當的官場生態,必須警惕其泛濫。
為什么酒精在個別地方成為“考核干部”的“標準”呢?這是因為,人們認定能喝酒的人不僅擁有在酒桌上迅速復制關系的能力,還具備了為領導擋酒的能力,這種舉動已然就是“為領導兩肋插刀”了。
而且,在中國官場,所謂“撐腰”、“走后門”等都要靠關系,關系如何形成呢?官場酒文化成了擅權作為的手段。觥籌交錯中,原則和規矩成了擺設,喝酒的能量倒成了“殺手锏”。
官場酒文化無限泛濫下去的話,誰來埋單呢?表面上看是公款在埋單,而其實呢,官場酒文化背后可能結成了一些不良、非法的契約和人情債務,那結賬的可能不僅僅是公款,還有許許多多潛在的隱患。
當權力開始以人情和關系為連結的時候,官場的酒文化便會對民主和法治造成巨大的危害,降低了黨和政府的威信,冷了老百姓的心。
(摘編自《人民論壇》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