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 蕾
所謂連鎖經營是一種商業組織形式和經營制度,一般是指在一個統一的品牌之下,通過直營、特許、自由聯合等方式組成一個聯合體。實現統一品牌、統一形象、統一管理、統一配送等模式的多店鋪經營,在整體規劃下進行專業化分工,并在分工的基礎上實施集中化管理,使獨立的經營活動組合成整體的規模經營,從而實現規模效益。
據中國連鎖經營行業統計分析分析報告顯示,連鎖企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2008年“中國連鎖百強”銷售規模達到11999億元,同比增長18.4%,門店總數達到120775個,同比增長10 6%。
雖然中國連鎖經營企業在高速發展,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遇到了諸多問題,信息化就是其中之一。
一、連鎖經營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國內連鎖經營企業信息化雖然有了不小的進步,但存在的問題依然不少,尤其是和國外零售業巨鱷相比,還有許多明顯的不足之處。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缺乏利于發展的宏觀環境。
首先企業信息化作為國家信息化的一部分,需要全社會的整體信息化環境配合。由于我國底子薄基礎差,除了上海、北京等東部大城市外許多地方還缺乏良好的條件,這需要政府做好信息平臺建設的規劃、組織和實施。其次供應商的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這影響了連鎖經營企業信息化的實際效果。目前我國企業信息化還處于發展階段,各企業由于規模、資金以及對信息化的認識等方面存在差異,而一個完整的連鎖經營企業信息化應該包括供應鏈管理(SCM)。因此國內現階段零售商和供應商的信息化應用還需要一個共同發展、相互協調、共同提高的過程。
2.缺乏高性能的信息處理體系。
盡管目前大多數零售連鎖企業建立了自己的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有的引入了物流條形碼技術、銷售時點系統、電子自動訂貨系統、電子數據交換系統等,但與國外企業相比,在快速反應、信息集成、信息整合、庫存管理等方面還很薄弱,預先發貨清單技術、電子支付系統、決策支持系統、連續補充庫存方式等還有待開發和引進,物流配送中心與總部和各門店之間在實現信息一體化方面還做得不夠,流通加工功能和信息處理及反饋等功能不健全,統一配送率低,造成人員閑置、運輸設備不能充分利用、回車空駛率高、物流成本偏高。
3.缺乏素質高的信息技術人員及管理水平低。
連鎖經營企業不斷發展過程中,員工對計算機應用有抵觸情緒,沒有充分意識到信息化能給企業帶來根本性變化;企業決策雖然能夠認識到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但對企業信息化的認知程度較低。連鎖經營企業信息技術人員占企業員工總數的比例還較低,有的企業甚至沒有專門的信息機構,這遠遠不能滿足企業信息化發展的需要。
二、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信息是企業競爭的基礎,對連鎖經營企業來說也尤為重要,它需要發布連鎖加盟信息、尋找主營產品或服務的消費者等,而網絡有強大的信息查詢、處理能力,有龐大的消費者、供應商等數據庫資料,采用信息化技術使連鎖店很容易處理各種各樣的業務信息。所以,加速信息化建設,有效地運用互聯網,已成為連鎖企業提高競爭能力的緊迫任務。建立連鎖企業的信息處理中心,利用互聯網建立基于web應用的系統更為可行,連鎖經營規模化只有在科學利用信息處理手段后才能順利發展。
三、連鎖經營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及建議
1.樹立信息化指導思想和信息化戰略規劃。
連鎖經營企業實施信息化建設首先應確定企業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思想,在明確信息技術對企業發展的核心支持作用的基礎上,從零售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從企業信息化的生命周期角度,采用不斷改進優化的觀點來看待零售企業的信息化工作。連鎖企業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實施信息化應與企業的發展目標、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銷售經營方式相結合,首先要建立未來企業發展規劃。并在此基礎上通過采用信息技術促進企業競爭力的提高。
2.開展電子商務,加強連鎖企業的信息交流。
連鎖經營企業信息化的基本目的在于增進信息交流,包括公司內的信息交流,這是通過內部網絡連通實現的。另外,企業上網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企業網站在現代及未來的資訊社會將成為不可缺少的企業識別標志之一。由于因特網在全球迅速普及,建立企業門戶網站,這樣不僅可以展示企業形象,提高知名度,而且更有助于加強企業與社會之間的信息聯系、溝通及互動交流。我們還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嘗試著在互聯網上建立網上商店,進行網上交易,開展電子商務,實行網上“連鎖”。這樣對企業而言,可以節約成本;對消費者而言,他們可以不用出門,就能在網上了解到其所選企業和所需消費品的基本情況,為消費者提供了方便,節約了購買時間。
3.培養高素質的信息管理人才。
高素質的人才是連鎖經營企業信息系統建設的關鍵。尤其是既懂管理又懂信息化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具有全面通曉財務、營銷、人力資源、企業經營管理、現代信息化技術的人才是成功建設企業信息化的極為有利的條件。要通過引進和培訓建立一支具有相當開發能力和維護能力的信息管理人才隊伍,掌握核心技術,確保信息化建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