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城均 胡志洪 沈 箐
[摘要]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戰略方針,中共浙江省委也適時提出“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的經濟社會發展總戰略,大學生的創業環境日臻完善,獨立學院大學生,也存在創業計劃片面,創業團隊缺乏實踐經驗等問題。因此需要學校和社會的正確引導和積極培養。創業型社團文化目前已逐步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力軍,同時也在創業教育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過探討創業型社團的特點和建設,分析其對高校創業教育的作用和影響。
[關鍵詞]獨立學院 大學生 創業型社團 創業教育
一、高校創業教育的目的與現實意義
創業教育就是要以學生良好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基礎,培養學生創業的綜合素質,逐步使他們由“就業的一代”變為“創業的一代”。創業教育是要強化學生的創業意識,完善學生的創業知識結構,激發學生的創業情感,增強學生的創業精神,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一)高校創業教育的目的
通過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新思維,增強學生創業觀念、創業意識,弘揚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提升學生的創業勇氣,果斷決策能力,承擔風險精神和敬業態度。通過實踐教育扶持和引導創業實踐活動,鍛煉大學生的組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同時,讓學生更多地接觸社會,體驗創業生活,激發他們的創業創新潛力,為以今后走向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二)高校創業教育的意義
我國當代大學生都是市場經濟急需的創新型人才,通過創業可促使具有創造性潛能的學生進行大膽的嘗試與突破,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也給學校和社會帶來效益。
第一,對于學生個人而言,通過學校的創業教育,可以強化創業意識,完善知識結構,激發創業熱情,增強創業精神,提高適應能力。在就業困難的現今,大學生找工作并不容易,學生通過創業,可以緩解就業壓力,以創業帶動就業,落實了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戰略方針。
第二,對于學校而言,學校培養人才的目的應當以應用為主線,適當強化專業知識學習,以增強學生專業工作的適應能力。學校著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人際交往和創造能力。作為本科高校,積極開展創業教育、強化學生應用能力培養、增強學生自主創業和就業的競爭能力,這對每一個大學生都是終生有益的事情。通過創業教育,學校不僅可以培養大批的創業人才,同時也可以提升知名度,為學生創業創造良好的環境。
第三,對于社會而言,高校創業教育為社會培養了大批人才,為社會經濟效益的創造提供了智力條件。同時大學生創業有利于高校科技知識、創新成果向產業化轉化,有利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產業質量的提升,有利于在全社會形成良好創業氛圍,推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繁榮發展。
二、創業型社團的特點
社團是基于興趣愛好特長而自發組成的學生團體,創業型社團是在市場經濟模式下涌現出來的新型社團組織,是科技類社團和服務類社團的深化和延伸,是大學生利用自身專業所長,利用科技發明、科研成果和良好的營銷模式,依托校園,以實踐和創業為主要目的自我開發的實體。這種社團組織的運作接近于合伙公司或工作室的性質,包括各類科技開發、技術轉讓與服務、策劃營銷、制作等內容,有的創業型實體依托網絡平臺實現其功能。這類社團組織雖然起步較晚,但規模日益擴大,贏利能力也逐步增長,頗受青年學生的青睞,是未來社團組織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學校要正確引導和有效管理,探索創業類學生社團市場化管理,給他們更大的空間,讓學生在興趣特長與專業之間找到適當的切合點,感受創業實戰氛圍。
創業型社團的建設可以培養具有創業潛質的人才,可以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創新能力、適應能力、領導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精神,也可以使學生增長學識和提高創業技能。這為高校創業教育提供了一個培養人才新的良好平臺,創造了一個創新創業好的環境。
三、高校創業教育過程中創業型社團建設的探索
在高校社團文化迅速發展的今天,社團創業創新活動對于高校學生創業極具影響力。大學生創業型社團在創業意識培養和創業技能訓練方面都有著獨到的特點,為高校創業教育提供了一個良好平臺和試點,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邀請名人名家開展系列創業素質講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目標
在創業型社團建設過程中,首先必須讓社團骨干和有意向的創業會員樹立正確的創業目標,具備較好的創業素質。邀請名人名家開展創業講座,是一個切實有效的途徑。
通過名家講座和主體理論學習,及時向創業大學生提供最新的理論指導。具體來說,他們可以向學生教授管理、營銷、財務等方面的知識,可以向學生傳授實際操作的經驗,可以與學生交流如何培養自身的創業素質,包括適應社會的能力、創新意識、人際交往能力、自我認知意識等等。
(二)積極聯系校內指導老師,聘請校外創業顧問、創業導師和職業規劃導師,用專家的實踐經驗來引導學生創業
在嚴峻的就業形勢和用人單位幾乎“挑剔”的擇人標準下,學校必須全力做好就業和創業指導工作,這既是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緊抓就創業工作的號召,更是積極探索培養高素質合格大學生人才的創新之舉。
建設創業型社團,不僅需要名人名家的理論講座,更需要專家對其平常的實踐指導,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創業的自信心,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首先,校內導師可以定期為我院學生設計創業所需系列課程、演講、沙龍、講座,豐富學生的知識架構,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技能;
其次,校外顧問可以以自身的成功經驗鼓勵條件相對較為成熟的學生建立實體化的創業公司或創業團隊,同時指導學生開展創業活動,努力提升其創業實戰能力。
再次,“成功人士系列訪談”可以通過家長事業成功背后的經歷和路程,來激發在校大學生的專業學習及技能提高等的潛力,提高未來就業能力和市場能力。其中有三個優勢:一對引導和教育大學生專業學習,就創業來說,這些來自家長中的成功者的成功事跡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因而更具有教育意義,畢竟像馬云或丁磊等是極為少見的;二對于被邀請過來的家長來說,去自己小孩的學校做一場關于自己如何“發家的宣講”,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讓家長了解學校教育行為的有效的方法,可以加強學校、家長及其企業之間的聯系;三對于學校的教育目標來說,這無疑也是投入最少、效益最大的工作。
校內導師,校外顧問,成功人士在學校的宣講以及對學生的創業指導,無疑是對創業型社團建設的一個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保障。通過導師的理論指導,校外顧問的鼓勵支持,加上成功人士的經驗傳授,學生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不少,包括提高實踐能力,培養創新意識,調整良好心態,學習管理知識等等。
(三)充分利用校外資源,廣泛聯系企業和其他社會單位,積極創建學生校外實踐基地,真正為學生參與創業實踐創造有效的途徑
在高校社團文化迅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商家將投資眼光聚焦到具有蓬勃生命力和強大活動力的社團創業創新活動上來。他們希望通過社團文化活動這一載體擴大其在高校龐大市場的影響力,并發掘培養潛在市場及客戶。而高校各大學生社團在自我創業發展,品牌文化塑造、傳承的同時,也需要社會力量的扶持、正確引導以及資金贊助,從而逐漸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并最終融入社會。
因此在建設創業型社團時,學校要充分利用校外資源,廣泛聯系企業和其他社會單位,積極創建學生校外實踐基地,真正為學生參與創業實踐創造有效地途徑。
由于學生自身資源有限,因此大學生在以往的創業過程中常常遇到沒有門路、缺乏資金、場地等困難。對于這些問題,學校可以通過學生創業實踐基地向創業大學生提供實踐平臺,并在資金、場地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幫助,為創業大學生當好領路者和開門人,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做好基礎性的工作。
學生在創業實踐基地實踐或者實習過程中,可以使投資商家更深入、更全面地認識到高校社團文化的獨特優勢和巨大潛力,也可以讓高校社團進一步接觸社會、融入社會。與企業的接洽,與企業的交流,能夠搭建企業與高校社團之間良好的互動,也為高校學子創業創新打造了良好的條件,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
(四)加強創業培訓教育,使學生具備較好的創業技能和良好的創業素質
創業型社團的建設,要使有志向的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和成功的創業心態,學習到基本的創業思路和方法,掌握多種成功創業的模式,懂得運用更多的工商、稅務、金融、管理、市場營銷等常識發展自己的企業及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創業項目。
基于這一目標,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創業型社團引進了SYB和加長型成功創業培訓模式,通過“以學生為中心”、“在做中學”的培訓方式,使學生作為雇員接受公司經營所涉及到的各方面的鍛煉,有利于學生創業創新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協調能力、應變能力的形成。
加長型成功創業培訓是以各大、中專院校為主要受訓群體,融合創業理論與創業實踐、兼容或靈活對接了各類創業培訓課程的創業教育與模擬實戰課程。培訓的宗旨是: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培養學生創業意識,為今后創業就業打好堅實的基礎。
創業培訓通過創業理論知識傳授并提供全球性的模擬經營平臺的方式,讓受訓學生體驗真實的商業環境和商業行為,在實訓中不斷改正錯誤,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辦公能力、業務能力以及社會能力,有效降低未來創業的風險。創業培訓還為解決學生在集體創業中的問題,培養和增強學生在團隊創業中所需的各種能力。在培訓中,以大學生企業初期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答,為大學生今后的創業就業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
(五)形成完善的科研競賽體系,以科研活動帶動創業實踐
競賽是培養大學生競爭意識的良好途徑,促進創新成果競爭交流的科技競賽體系對培養創新人才意義重大。
在不斷的工作實踐中,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構建了一個以“挑戰杯”為龍頭的多級競賽體系。第一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等在全國影響較大的創業創新類競賽;第二是指與上面競賽相對應的省級競賽;第三是指除上述主要競賽之外,專業針對性較強的競賽,如電子商務競賽、多媒體大賽、財會信息化大賽等。為配合全國、全省性競賽,在校內組織相應的選拔賽,形成全國、省、校、院多級競賽體系。
迄今為止,創業社已經多次承辦校內外各項競賽,如:“金蝶杯”全國高校企業經營實踐模擬精英賽杭州半區賽,“想法全明星創業在杭州”——第一屆Ideapad大學生商業實戰大賽中部賽等創業經營競賽,同時也積極參加如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浙江省選拔賽、第一屆“賽伯樂杯”大學生創業大賽等。這些都很好地促進了我院創業教育的探索和發展。
學生科研課題研究也是東方學院提升學生競爭意識的重要手段。每年進行的校級、院級兩類科研課題申報活動。今年已經開始的創業孵化項目申報活動,在學生中引起了廣泛的反響。申報數量和質量逐年提升,其中不乏具有實際運用意義的創業型課題研究,為創業實踐教育創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圍。
競賽和科研活動需要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社團建設也需要這種團隊精神。在創業型社團建設過程中,形成完善的科研競賽體系,可以為高校創業教育創造良好的競爭環境和科研氛圍。
參考文獻:
[1]賀偉,杜桂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實現途徑.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08,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