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最近,日本民主黨代表小澤一郎由于秘書涉嫌政治獻金丑聞而宣布辭職。請問什么是政治獻金,各國對政治獻金有什么法律規范? 湖北讀者 陳 俊
政治獻金是指政黨組織或候選人個人從本國公民及團體那里接受的政治捐款。政治獻金是西方民主政治中常態化的現象,競選以及日常政治活動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單靠政黨或候選人本身擁有的資產很難滿足,必須通過各種方式向社會募集。
政治獻金一方面是政黨運作資金的重要來源,另一方面為有經濟實力的個人或集團用金錢影響政治運作提供了可乘之機,由此衍生了“金權政治”。西方很多國家都從法律上詳盡地規范了政治獻金,如美國的《聯邦選舉競選法》、德國的《政黨法》、日本的《政治資金規正法》、韓國的《政治資金法》以及新加坡的《政治捐贈法》等等。
各國政治獻金的相關法律一般包含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關于政治獻金的定義。第二,關于政治獻金捐贈者的限制。為了避免政治獻金的收授與利益輸送或政治腐敗牽連在一起,各國對政治獻金的提供者也進行了適當的限制。第三,關于政治獻金捐款數額的限制。如日本規定,個人對政黨及政黨指定的資金團體的捐款數額不得超過2000萬日元(約合139.67萬元人民幣);企業及工會等團體則最高不得超過1億日元。第四,關于申報政治獻金收支的規定。日本《政治資金規正法》就明確規定,政治團體有義務每年提交政治資金收支報告書,其目的是使公眾更好地了解政黨背后的支持力量,從而防止政黨偏袒有經濟實力的個人或集團的利益。盡管對政治獻金進行必要的規制已成為共識,但是要規范政治獻金也決非易事,相關法律總是有漏洞可鉆,政治獻金丑聞也因此層出不窮。▲(于景浩)
環球時報200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