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蕭 青
據最新一期的臺灣《時報周刊》透露,兩岸打擊犯罪已有新突破,年底前可望談妥雙方“紀律部隊”互相派員駐點;換言之,大陸的公安、武警單位有望明年派員駐臺,對兩岸合作維護治安、打擊犯罪是一大利多。
臺灣《時報周刊》的報道稱,大陸方面釋出的兩岸共同打擊犯罪的“善意文件”目前已報給臺“陸委會”及馬英九過目。可靠消息還透露,早在李登輝時代,張京育擔任“陸委會主委”時,大陸就有這方面的提議,但海基會呈報到“陸委會”時被擱置下來;陳水扁時期,大陸在“聽其言,觀其行”后對陳水扁不信任,兩岸關系陷入谷底,所以“什么都沒得談”;馬英九上任后釋出善意,大陸領導人也希望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協商。針對第三次“陳江會”簽署的《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藏匿在大陸的島內重大經濟犯可能考慮是否轉到其他國家或地區;因為該協議只是個開端,今年年底還會有進一步的動作。
臺灣《時報周刊》掌握的消息稱,兩岸在今年年底協商的重點有三,一是逮捕人犯必須在24小時內通知對方,二是兩岸“紀律部隊”互設窗口,三是大陸在臺灣設辦事處及聯絡官,其中“逮捕人犯必須在24小時內通知對方”是應臺灣方面要求加入的。如果年底時這些內容通過了協商,未來大陸公安部門在臺駐點很快就能成真,而通過雙方的互派代表作聯系窗口,目前罪犯把“彼岸當作犯罪樂園”的情形勢必改觀,在兩岸聯手夾殺下,治安可望好轉。
此外,國臺辦發言人楊毅13日在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最高人民法院將于14日發布《關于人民法院認可臺灣地區有關法院民事判決的補充規定》,這是大陸方面落實《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的一個重要法律性文件,對保障兩岸同胞的合法權益、促進兩岸人員往來和經貿交流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環球時報200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