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勝 胡 瑞
一個瀏覽者每天上網要瀏覽無數頁面,一個頁面完全下載完之后往往沒有半分鐘就關掉了,這在互聯網的快速閱讀時代成為了一種司空見慣的行為。
網民停留頁面的時間總體趨勢是在減少,如今,民對頁面停留時間往往僅僅存在數秒的時間,如何通過首頁的設置抓住網民的吸引力,成為網站在設計首頁時要思考的問題。
在網站首頁“內容為王,形式為金”的相互依存關系中,僅僅有內容的豐富仍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各個網站的首頁設置中均把內容的構建列在了首位,充分利用網站首頁的優勢,更好更集中地對網站特色和內容優勢進行展現。
在設計首頁時,講求UE(用戶體驗)設計理念,中國作為一個“遲到者”并沒有時時跟上國際最先進的技術。但是受眾的需求是網站宣傳的重要突破口,所以中國網緊跟形勢在用戶體驗方面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和實踐,這樣才能更好地突破互聯網外宣瓶頸,讓外國受眾瀏覽中國網站頁面有較好的用戶體驗。
網站首頁信息傳播離不開logo、標題、字體、圖片圖形和顏色色塊等諸多要素的組合和運用。以中國網為例,在進入首頁的第一瞬間,帶給網民的心理層次空間顯得更加多樣化,這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其動態畫面和游動字幕包括動畫廣告的作用,以及中國網的“兩幀制”頭條,這樣所帶來的頁面節奏感和圖片沖擊力會比較強。
色彩
網友在打開網頁的第一時間,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網頁的色彩,色彩給網民最直觀的第一印象。如果一個版面呈獻給讀者的色彩是多姿多彩、和諧統一的,視覺神經中樞就會傳人大腦,從而獲得一種視覺心理上的平衡和認可。在全球著名的網站中,可以看到搜狐以紅色和黃色為主色調,而以沉穩和嚴肅的華爾街日報網站則是以灰色和白色為主要的基調。而這些都是通過網頁的色彩傳遞網站的定位特色。所以通過對網站的深入了解,我們看到首頁版面編排設計離不開色彩的運用,色彩不僅僅可以還原事務的本來面目,還增強了版面的表現力,營造出醒目的視覺效果和氛圍。
通過比較看到:相對人民網來說,中國網更加偏藍,這樣在整體的感覺中國網較為“嚴肅”,符合本身所擁有的新聞屬性,顏色的搭配上有利地配合了首頁新聞文字的填充。相對的,由于人民網頁面中紅色和黃色等比較熱烈的顏色較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來看人民網中所插入的頁面動態廣告就較多,在中國網頁面顏色中我們可以看到頁面底紋和字體顏色均是以偏藍色為色調的字體,其中作為明晰各個欄目的分割線是以深藍色為基礎的,同時為避免頁面過于單調,在一定程度上插入紅色的底色和動態的畫面進行頁面均衡。這樣在頁面的整體顏色的色調中偏重于冷色,更偏重于嚴肅大方的藍色,這是和中國網新聞加國情的特性和嚴肅的外宣宣傳定位相互契合的。
德國物理學家赫林認為:心理上把色彩分為紅、黃、綠、藍四種,并稱為四原色。通常紅一綠、黃一藍稱為心理補色。任何人都不會想到白色能從這四個原色中混合出來,黑也不能從其它顏色混合出來。所以,紅、黃、綠、藍加上白和黑,成為心理顏色視覺上的六種基本感覺。從這里可以看出,目前中國網的主流顏色藍色、紅色、黑色有效地補償了網民瀏覽網頁的心理色彩空缺,實現了受眾閱讀者的心理平衡,有效提高了瀏覽舒適度和閱讀體驗。
Logo
一旦進入網頁,最引人注目的當數頁面logo,它是一個網頁的“網眼”。一個絕妙的logo不僅可以使網民對其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可以成為該網站的無形品牌和形象大使,為其帶來無窮無盡的注意力和經濟效益,所獲得的傳播和經濟效益會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中央重點新聞網站logo均“規整”、“大氣”、“別致”。中國網作為以外宣為使命的新聞網站則在logo的設計上獨具匠心,通過中間象征中國文化的華表來充作“中”字中間傳神的一筆,達到了中華文明和現代科技的完美統一,可以說中國網logo出現在哪里就把中國文化傳播到哪里,非常符合中國網的外宣定位。
字體
每種設計潮流的發展和共識,都離不開對新字體風格的無止境追求。對現在網民而言,閱讀過千萬網站之后會感覺文字已經不再是強勢的視覺語言,它已經成為圖形的一部分,字體圖形就是最客觀有效的圖形傳達語言。因為文字作為點的等距離編排,構成一定的面積。所以文字所成就的“行”的感覺就更加強烈,也可以構成一定程度的感情色彩。
中國網首頁一般字體都采用16號左右的宋體字,字體大小均衡,行距較大,使得整個版面呈現出亮藍色基調,引人注目而又不失嚴肅穩重,同時這種字體構成的版面“精密度高,整體感強”,可以給人一種纖細、時代感和雅致的味道。因此,在網絡上由于信息的密集,除非十分必要才采用大號字。
動畫和圖片的運用
在同樣情況的視覺中,圖片的效果遠優于文字,圖片數量的多寡,可以直接影響讀者的閱讀興趣。研究表明,一個版面的圖片如果在三張以上,就能營造如熱烈版面氛圍;而在十張以上,就可以引起讀者足夠的瀏覽興趣,從而具備經久耐看的功效。
從互聯網的閱讀習慣上分析,網友的閱讀習慣是先看照片,依次看的是照片下面的說明、標題和正文,這種視線模式是基于一個合理的原則,即讀者的眼睛首先被照片所吸引,再沿著照片往下移動,這樣以來,文字沿著視線流程很順利地流淌出來,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
相對于較為固定的新聞圖片,中國網首頁也插入了較多的動態圖片,這樣的作用就在于緩解閱讀疲勞,增加閱讀興趣。視覺心理學研究稱:人眼睛對變化的事務更加敏感,所以可以用閃爍、跳躍等動態組合突出現實需要強調的部位,這是靜態符號利用尺寸、色彩進行功能的擴展,以使得讀者能在極短的時間捕捉到頁面的興趣點。從中國網看到,首頁的動態圖片相對于其他網站比較大,變動比較緩慢,變換方式也較為單一,這依舊呼應了中國網的嚴肅特色。
標題
如今互聯網已進入一個惜字如金的時代,標題就代表了一切的信息集合。為網友讀者快速尋找內容提供了方便。當前網絡閱讀是以一種超文本的形式呈現的,受眾所能看到的新聞大部分經由新聞標題的點擊而進入正文。因此標題能否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事關整個新聞文本乃至專欄與網站的成功。
現在網民閱讀可以分為兩類:深讀型和翻閱型。但是正能打開網頁,并接著往下仔細閱讀的人已經比較少了,“速讀”時代已經到來。對于準備了解新聞的人來說,標題就是索引、是導向,而對于不準備詳讀新聞的人來說,它就是窗口、是信息。標題就就像尖刀的鋒刃要凝煉精華,而且標題作為一個有形的物體呈現在讀者面前給人以層次感、形象感和真實感,能夠吸引人的眼球,對標題的處理也是一種對“形”的把握。在內涵的把握上,根據思維的同構性,應刻意運用和汲取那些能體現幾千年的歷史沉淀、凝聚了中華民族特定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人格心理及審美情趣的語言。
在標題的制作上,中國網在頭條新聞的把握上更加具有自己的特色,本著“解讀中國”的原則,在首頁新聞標題的應用上得以更好的體現,中國網盡量以“易讀”“通俗”的原則來表述同樣的意思,方便不同國籍和文化層次的人閱讀,尊重網民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