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天琴



律師提出的疑問是,如果李莊有違法行為,理當接受處罰,但對于接下來的辯護律師們,要以什么標準來衡量自己的代理行為是否合法呢?
重慶打黑中被抓獲的“涉黑老大”龔剛模,開庭前主動向警方檢舉辯護律師李莊教唆其偽造證據,12月13日,這個排名第二的全國百強律師因涉嫌偽證罪被批準逮捕。
在《中國青年報》的一篇重頭報道中,撈人、撈錢、造假設計、潛回北京等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貶義詞,讓一個千夫所指的幫兇訟棍出現在讀者面前,也引發了部分網民對律師、律師制度的批判甚至否定。而李莊一句“打黑不能毀在程序正義上”,在為自己做辯解的同時,也將本案置于復雜的重慶系列打黑案背景下。李莊并不是這句話的版權所有人,只不過使這個論調有了新的鮮活案例。
在李莊案發之前,就有律師在庭上慷慨陳詞,大呼“打黑不是黑打”。如今,面對質疑,波譎云詭的李莊案成了一塊考驗重慶打黑成色的試金石。
李莊有沒有罪,與重慶警方有沒有履行正常的司法程序,是性質不同的兩碼事。而我們也關心,媒體該用怎樣的報道來講述律師造假,避免煽動情緒、制造民意之嫌。
“造假門”的報道藍本
律師造假門,最早最有影響力的報道來自《中國青年報》12月14日署名記者鄭琳、莊慶鴻的《重慶打黑曝“律師造假門”近20人被捕》一文。
縱觀中青報的報道,全文一共4591字,含以下一些關鍵詞:
貪婪律師、“翻身秘術”、律師李莊的確能“裝”、一手“撈人”一手“撈錢”、混跡、遠遠填不滿李莊的胃口、面授機宜、趕緊逃跑、經不起推敲、不攻自破、炮制、一露端倪、立即引起了高度重視、迅速組織、編造、威脅、教唆、炫耀、怎么也不會想到、潛回、爛熟于心、熟視無睹、鋌而走險、李莊之流……
重慶官方網站華龍網12月14日當日稍晚(17:00)的一篇報道,與這篇稿子的內容接近雷同。不過,令業內人士感到震撼的是這樣的報道居然登在中青報上。資深傳媒人石扉客稱,記者直接拿起筆來代表法院宣判、代表政法委定調、代表正義昭告天下的文體,這樣主題先行、殺氣騰騰、帶有“文革”腔新聞,出現在這張幾十年來一直在秉持新聞傳統的報紙上,“真讓人不知今夕何夕”。
相關人士證實,中青報當天刊發的報道與警方的一份通稿基本一致,略有刪改。
12月12日,重慶市警方到北京刑拘了李莊并將其帶回重慶,13日重慶檢方將其批捕。拘捕當日,重慶市公安局組織人寫了兩份通稿,內容主要是以龔剛模的筆錄為主,兩份通稿內容基本相同,只是行文略有不同。
重慶市公安局新聞中心一名警員曾向《新京報》記者證實,13日加班加到了凌晨2點。
可以確證的是,當日收到重慶警方通稿的并非中青報一家媒體,重慶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賀鐵光也曾對另一家媒體表示,可以將兩份通稿供其刊發,可根據需要刪改,但需單獨成稿。
不過,這家媒體從媒體專業技術角度出發,并未直接刊發通稿,當日只是據此刊發了一個動態消息。
警方的通稿源自龔剛模舉報李莊的5頁筆錄,不過,仔細對比警方提供的通稿,發現與龔剛模的筆錄有數處出入。
警方通稿稱,11月26日,李莊在第二次會見中對龔剛模說:“從你材料中看得出來你肯定被誘供和刑訊逼供了的。法庭上問你是否被刑訊逼供時,你要大聲承認,還要把刑訊逼供的過程夸張地演示出來,以刑訊逼供為由否認原在偵查階段所作的口供。”
筆錄中原文記錄是:
“(李莊說)從你的材料中看得出來你肯定被誘供和刑訊逼供了的。他這樣說的目的我一下就明白是讓我在法庭上要說警察對我刑訊逼供了的,可以使自己從輕處理,接著,他問我被刑訊逼供沒有,我就按他的意思說自己被打過,被吊過。”
通稿中“法庭上問你是否被刑訊逼供時,你要大聲承認,還要把刑訊逼供的過程夸張地演示出來,以刑訊逼供為由否認原在偵查階段所作的口供”,在筆錄中并非與“從你的材料中看得出來你肯定被誘供和刑訊逼供了的”銜接,而是出現在另一頁中。
此外,筆錄顯示,龔剛模回憶李莊教其如何應對法庭陳述被刑訊逼供時說,李莊告訴他,當法庭上問他是否被刑訊逼供時,“你要大聲說出來”。
在警方的通稿里,“大聲說出來”被改成了“大聲承認”。
警方材料中還有一句話李莊對龔剛模的親屬龔云飛說:“這個案子有點復雜,律師費偏低喲,而且我還要去‘打通。”
“律師費偏低喲”,明顯為重慶人口氣,與李莊語氣不符。對此疑問,拷貝材料的警員也曾笑著讓記者“回去改改”。
羅生門中的“造假門”
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記者問龔剛模,李莊是如何讓他翻供的。龔回答:李莊問我挨打了沒有,我看他的眼神是在暗示我回答挨打了,于是我便回答說“挨打了”。
然而,如此神奇的眼神是否能構成一項事實,還頗具爭議。
而諸多代理重慶“涉黑”案件的律師則表示,律師會見當事人,重慶警方都派人陪同,在這種情況下,李莊找機會誘導龔剛模翻供則成了一個疑問。
北京中關律師事務所律師、龔剛模涉黑團伙案被告人樊奇杭的辯護律師朱明勇回憶說,11月24日,他和李莊在重慶市江北區看守所要求會見各自的當事人,那是他和李莊的第一次見面,之前并不認識。
朱明勇稱,當時兩人拿著代理委托書、起訴書、開庭通知等材料,要求會見當事人。看守所表示,必須有打黑專案組的成員陪同,才能會見當事人。
看守所電話聯系專案組后,有警員趕到并表示,“沒有警察在,你們干違法的事情怎么辦?”經過多次爭執,朱明勇被迫同意民警陪同會見了當事人樊奇杭。
陳明亮涉黑團伙案辯護人、北京市尚權律師事務所律師靳學孔,在重慶市涪陵區看守所會見當事人,同樣也有專案組警員陪同。
據透露,李莊會見龔剛模共3次,每次都有警員陪同,最后一次陪同警員有4人,并帶有攝像機。
朱明勇稱,目前警方披露的部分內情,與李莊自己描述的大致吻合。
李莊曾告訴朱明勇,12月3日,他到法院鬧了一次,稱龔剛模遭到刑訊逼供,不能開庭,而法院則要求如期開庭。李莊說,如果把龔剛模排到被告人中20名以后,他就不提刑訊逼供的事,配合法院開庭,否則就不配合開庭。
朱明勇稱,李莊向其描述所掌握的龔剛模被刑訊逼供的情況時非常氣憤。李莊在會見時曾告訴龔剛模,要把自己被刑訊逼供的情況說出來,如果法庭不同意給龔剛模做傷情鑒定,他就拒絕代理此案。這種情況下龔剛模只要堅持讓他代理,法院就不能另外指派律師,案子就會拖下去不能開庭。
據透露,李莊在第一次會見前曾強烈反對警方派員陪同會見當事人,為此雙方激烈爭吵。
官方通報也佐證了這一點,警方通稿中表示,李莊進行“違法操作、妨礙正常司法的行為已引起相關部門的警覺,巡查民警多次批評和警告,李莊仍置若罔聞”。
時評人秋風據此認為:《律師法》為防止當事人與辯護律師的談話內容被司法機關不適當地采用,第33條特別規定“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不被監聽”。上述事實究竟意味著誰首先違法?通報中李莊唆使被告在法庭上只說“不知道”。然而,這一事實能構成李莊的罪名么?法律也承認,在法庭上保持緘默是被告人的權利。
相關人士則認為,目前的輿論背景下,重慶敢抓一個相當有背景的律師事務所的律師,應該是有一些重要的證據。
在12月16日中青報《記者專訪重慶“律師造假門”各方當事人,李莊自稱無罪》的報道中,圍繞著律師李莊到底是不是好人,采訪到了相關當事人:龔剛模講述了許多李莊讓他偽造證據、編造謊言的事,并表示他舉報李莊本身有立功的想法;龔剛模的親屬陳述了李莊的劣跡;李莊的助理馬曉軍也指認了李莊的相關問題;與李莊一起為龔剛模辯護的重慶律師吳家友還公開發表了《悔過致歉信》。
不過,同日有別家媒體記者向重慶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賀鐵光提出希望采訪李莊和龔剛模等當事人,賀鐵光表示,案子已移交檢察院,要采訪必須獲得宣傳部門批準。重慶市外宣辦副主任文天平則稱,案子進入司法程序,不便出面,要采訪須聯系公安部門。
那么,在警員陪同下,李莊如何讓龔剛模編造遭遇刑訊逼供的謊言,還有待重慶官方進一步公布更多的信息。
北京律師夏霖認為,此案真正應該注意的是李莊讓龔剛模簽七八張白條和委托書、轉移夜總會的股權等情況。如果警方提供的這些信息屬實的話,李莊確實存在違規甚至違法犯罪行為。
警方通稿中稱,龔剛模向警方檢舉,李莊讓他簽了七八份白條子和委托書,隨后他向警方提出申請,“我擔心他拿去會做‘違法的或者其他對我不利的事情,所以特向你們報案”。
不過,警方出示的龔剛模申請書全文包括日期為電腦打印,只有“龔剛模”的簽名為手寫。為何只有簽名為手寫?面對這一疑點,重慶有關方面未予回應。
李莊案目前已進入公訴階段。12月21日,記者致電李莊的代理律師高子程,高子程稱,他已和李莊進行了兩次會見,并查閱、復印了一部分案卷,但還有一部分證據沒有看到。
“李莊堅稱自己沒有犯罪,不但如此,他還揭露了警方刑訊逼供的事實”,高子程透露,李莊堅稱會見龔剛模時看到了龔身上的傷痕。
一篇報道引發的輿論震動
在12月14日“律師造假門”報道當日,無錫律師范凱洲給記者鄭琳發送了一個短信,稱“該文……有違法治原則的常識,更有違新聞真實客觀原則,與您多年所任法制與社會部主編的身份也極為悖離,將成為中國新聞史及法治史中的一篇標志劣文。”
這篇報道在律師界引起的反彈,較有代表性的有全國律協憲法與人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陳有西撰寫的《法治沉淪:中青報奇文批判》和北京律師張凱所寫的《督請中國青年報向公眾道歉書》。
張凱律師稱,這篇報道在未經法院判決的情況下,使用大量“造假”、“犯法”、“教唆”、“編造”等詞匯,明顯違背了無罪推定的刑事訴訟原則。
這些質疑都是針對該篇報道的文本,中央電視臺《新聞1+1》同樣對此有質疑,節目嘉賓、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何兵就說:“比如說,律師回北京,他說人家是‘潛回北京,因為你當時公安也沒有立案,人家回北京很正常。”
不過,上完電視節目的何兵馬上就迎來了麻煩。隨后幾天,華龍網相繼刊登了《“黑律師”李莊栽了,“黑辯護”何兵瘋了》、《央視搭臺嘉賓唱戲,何兵在替誰說話?》、《何兵教授,你迂腐得好深好深》等大量批判性文字。
更多的質疑來自對此案的程序正義。律師黎雄兵、張凱、李方平聯名向全國律師協會和北京律師協會發出建議書,建議“緊急關注本案并采取切實行動維護律師法和刑事訴訟法的正確實施,保障律師的合法權益”。
三名律師還指出,警方指控李莊律師教唆龔剛模編造遭公安機關刑訊逼供、“吊了八天八夜、打得大小便失禁”等謊言,刑訊逼供是嚴重的犯罪行為,重慶警方是涉案單位,應該遵循回避原則,不應由涉案單位自己偵查。
此外,北京瑞風律師事務所李方平等11省20名律師,也向全國人大和公安部發出建議書。建議書指出,重慶警方是立案關系人,李莊指控他們涉嫌刑訊逼供,重慶警方缺乏中立性應回避。
中青報的報道中稱,“此案引起了重慶打黑領導小組的高度重視,迅速組織公、檢、法、司人員成立聯合調查組”。
上述律師認為,對于刑案偵查,公、檢、法、司不能一起聯合偵查,讓四家成立聯合調查組,程序上也是違法的。
“據資料,在刑事案件中,律師勝訴的比例僅有5%,也就是95%敗訴”,中青報的報道中更嚴厲的批評來自一位重慶政法系統官員,稱律師給當事人造成了“第二次傷害”。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于建嶸則稱“這篇報道把一個律師可能存在的問題,上升到對律師作用的拷問上”:
“律師隊伍是不是有問題?當然有,甚至還比較嚴重。對此輿論應該監督和批評。但‘黑律師的大量出現,更是環境造成的律師隊伍劣勝優汰的逆淘汰的結果。律師辯護的對手是代表國家公權力的檢控機關,其提出檢控前已進行了理論上應當嚴格而審慎的工作。這種情況下,律師還讓這5%的人獲得了(全部或部分)清白和自由,避免了本不應屬于他們的牢獄之災,這不正是律師作用的體現嗎?”
對律師最厲害的批評還是來自那位重慶政法系統官員,稱律師濫用“潛規則”是司法腐敗的基石,“沖擊著黨和政府的形象”。
對此,于建嶸反駁說:公信力弱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公權機關自己。司法界若有腐敗潛規則,律師更多的是規則適應者,而非規則制造者。將司法腐敗的責任完全推到律師身上,只是找個替罪羔羊罷了。
在一片聲浪中,北京律協派了五人調查小組去重慶與警方和監察機構進行了接觸,12月18日,華龍網轉《重慶晚報》消息,核心內容為北京市律協副會長張小煒稱,“我們到達重慶后,與重慶警方接觸了,重慶警方是在依法辦事”。
值得玩味的是,隨后張小煒在另一媒體公開聲稱,自己從沒說過“重慶警方是依法辦法”。
在北京律協的官方網站上,《北京市律師協會關于李莊涉嫌刑事犯罪事件的情況通報》中表示,北京律協將對此案保持高度關注,“期望并相信重慶市司法機關會嚴格按照法律規定,依法辦理此案”。
京渝律師履薄臨深
現在北京、重慶兩地律界,除了“涉黑”,“偽證罪”也成了熱詞。龔剛模涉黑團伙一位代理律師對記者稱,他感到壓力空前,“偽證罪”這個讓刑事辯護律師如履薄冰的罪名,又一次顯示了它的鋒利。
這個罪名的主體正是刑事訴訟中的辯護律師。刑法實行多年來,多位律師因此獲刑,成為刑事代理最大的風險。
李莊“律師門”的爆發威力,既來自重慶打黑舉國關注的特殊背景,更來自刑事案件中律師辯護權羸弱、很容易遭致刑法306條打擊這一長期發酵的嚴峻現實。該條款為約束律師行為,設立了“律師偽證罪”,卻成為律師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由于律師與司法機關地位不平等,律師很容易因“306條”被抓辮子,導致很多律師在現實中舉步維艱。
此前,重慶市司法局對參與涉黑的辯護律師有較嚴格的規定,重慶律協和司法局曾分別下達文件,要求辦理涉黑案件的律師,需要“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不得接受媒體采訪,不得泄密。同時,律師的相關資料要上報,并備案。
有幾家影響較大的重慶律師事務所,從涉黑案庭審以來,就公開表示,不接受涉黑代理。
而犯罪嫌疑人家屬考慮到本地律師的種種顧忌,而通過各種渠道找到北京律所,大批北京律師參與到重慶涉黑案件代理。
李莊的落馬,引起代理涉黑案件的北京及重慶律師界高度關注。重慶多家代理涉黑案件的律所展開了討論,而代理有多起重慶涉黑案件的北京煒衡律師事務所,在14日上午緊急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在涉黑辯護中應如何防范風險。
該所合伙人楊遠航稱,“我們給各位律師強調,除了依法辯護,還必須更注意辯護技巧和方法,以防范風險。”
律師提出的疑問是,如果李莊有違法行為,理當接受處罰,但對于接下來的辯護律師們,要以什么標準來衡量自己的代理行為是否合法呢?
根據《中國青年報》記者對重慶警方有關人士的“獨家”采訪,警方表示,“查明李莊在重慶行使辯護職責期間,存在四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為”:
第一、向龔剛模宣讀同案犯筆錄;
第二、教唆龔剛模翻供,李莊會見龔剛模時教他在一些事情上說“不知道”;李莊明確告訴龔剛模,把故意殺人案的起因和動機推給樊奇杭;
第三、唆使龔剛模謊稱被刑訊逼供;
第四、教唆龔剛模配合其擾亂庭審秩序,李莊告訴龔剛模,他會在開庭時提出休庭,鑒定龔的傷情,如果法庭不予采納,就讓法院開不了庭。
北京一位律師稱,律師在開庭前,有義務與被告充分溝通,幫助被告了解到公訴機關指控他的全部事實,因為在庭審質證中,如他對情況不熟悉,就可能導致發表意見不充分,不能全力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這位律師表示,如果李莊因透露了案情也算違法,那么今后律師對當事人,就案情溝通應到哪一個程度,現在成了未知數。
重慶一位律師也表示,律師在會見中,一般會告知被告在庭審中的一些技巧,比如在法庭詢問時,法官會要求你如實陳述事實,律師則會提醒他,“保持沉默也是你的權利”,因為最后是要根據證據,而不是口供來定罪量刑。現在,他覺得過去慣常的操作,也有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