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姬
在已經被查封的500多個涉黃網站中,其流量不過占所有WAP總流量的0.2%,只占中國移動總收入的0.052%。
2009年對于手機運營商來說富有戲劇性。
年初,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給三大運營商發3G(第三代移動通信)牌照,可謂“歌臺暖響,春光融融”。時值歲末,手機掃黃風暴聲勢驚人,又似“舞殿冷袖,風雨凄凄”。
11月14日起,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推出題為“大量手機色情網站出沒手機網絡——聚焦手機網絡色情”的報道,稱“全國5000多萬中小學生手機用戶正面臨洶涌而至的淫穢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嚴重威脅”,并指出“手機色情網站背后的那根利益鏈條:從色情網站到廣告聯盟,到SP(服務提供商),再到中國移動這樣的運營商,都在通過手機色情網站層層獲利?!?/p>
由此,全國輿論對手機網絡涉黃口誅筆伐,并直指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運營商是手機網絡色情泛濫的最大獲利者和幕后黑手。11月25日,工信部公布了治理手機涉黃的5項措施,要求運營商整改。
首先表態的是中國移動。11月27日,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表示將追加1億元投資用于技術攻關,以建立和完善WAP(無線應用協議)不良信息監測系統,配合近日開展的手機色情網站治理。2天后,中國移動宣布自11月30日起暫停所有WAP合作伙伴計費,將從業務名稱、業務內容、推廣渠道等多個方面對SP展開全面清查,以期斬斷近期導致中國移動飽受詬病的淫穢色情網站收費鏈條。
安邦咨詢對《新民周刊》表示,這是繼2006年出臺“二次確認”的SP政策之后,中國移動在行業監管方面打出的第二記重拳,不少SP、WAP網站以及廣告聯盟眼下都如坐針氈。一位SP負責人表示:“中國移動的做法確實打掉了黃色手機網站,但也將對整個產業鏈產生致命打擊。3G元年啟動,不少新SP涌入該市場,但沒想到這么快就遭遇了寒流?!庇腥税阎袊苿哟舜螔唿S行動稱為“斷臂療法”,引發的產業震蕩迅速擴展,在納斯達克的SP概念股應聲大跌。其中,空中網下跌7.98%,華友世紀下跌7.01%。而中國移動從11月30日到12月4日這一周,在香港的股價卻上漲3.27%。
事實上,根據艾瑞咨詢的統計,中國移動此次頂多是“斷指”罷了。中國移動2009年第三季度WAP市場份額達到43.9億元,占移動增值市場份額的12.2%,超過彩鈴、彩信,位居增值業務收入第二位。在已經查封的500多個涉黃網站中,其流量不過占所有WAP總流量的0.2%,只占中國移動總收入的0.052%。此次停止與所有WAP網站的計費,相當于中國移動每天WAP收入損失在1000萬元以上,但對日收入超過3億元的中國移動而言,影響實在有限。目前尚不清楚“暫停期”將持續多久。
也有人指出,運營商作為一家企業,“一刀切”地暫停接入的做法意味著與合作伙伴之間的合同關系進行單方面變更,不符合商業慣例和邏輯。根據國外的經驗,運營商和增值服務商有著各自的分工和明確的責任,運營商一般僅提供通道服務,內容上不會負太多的責任。在這次事件中,運營商需要加強的應該是在準入時的審查,比如對各種資質和證書的審查,而非運營過程中隨意叫停接入。不少人質疑中國移動此舉更多是在表明態度而已。
不久,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也跟著積極表現。
12月4日,中國電信表示,對WAP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全部屏蔽,逐項審核,合格后再開放。據了解,中國電信近期已撥測移動增值業務2665個,清理整頓ISP(互聯網服務提供商)141個,清理關閉未備案WAP網站49個,清理關閉雖非黃色但有不健康內容的WAP網站101個,目前此項工作還在進行之中。
而中國聯通則從12月6日零時起,暫停向除15家已經向社會公開承諾、并經過嚴格審查的合作伙伴外的其他企業開放信息服務,待這些企業對其提供的信息服務嚴格審查、并向社會公開承諾后,聯通才會逐步開放向其提供信息服務。對經審查不合格的信息服務商,其業務將作下線處理;對已向用戶收取的此類企業本月的信息服務費,將向用戶作退費處理。
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掃黃整頓行動對于兩家的收入影響不得而知。11月30日到12月4日這一周兩家公司的股價并沒有因“涉黃”風波而下跌,反而聯通在A股市場上漲5.97%,電信在H股市場上漲6.63%。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中國電信的用戶總數只有4992萬,中國聯通為1.4億,中國移動高達5.13億。而在3G用戶上,目前中國電信還沒有對外公布這一數據。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公布的數據則顯示,到10月底,兩家的3G用戶數分別達到231萬與102.1萬。從這兩組數據來推測,聯通和電信的掃黃成本應該遠低于移動。
在3G時代,手機增值業務對于運營商而言也愈來愈重要。但業內人士指出,我國手機增值產業“多頭管理,責任不清”的狀況最終導致了運營商往往成為監管部門的“替代監管者”。由于工信部、公安部、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等多個部門都可以從不同的層面上對手機網絡業務進行管理,因此增值服務商需要滿足各個部門的資質審核。而交叉管理意味著有些責任模糊不清,增值服務商反而更容易鉆空子。3G元年竟然以三大運營商的“掃黃”收尾,著實讓3G業務的推廣陷入尷尬境地。
事實上,三大運營商在3G元年已十分努力。工信部部長李毅中表示,3G牌照發放以后,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這三家在2009年投入至少2000億元。而對于3G的現狀,飛象網CEO項立剛打了一個比方:“這相當于要蓋一座56層的大樓,現在只蓋了20層,而下面三層已經試營業?!表椓傉J為,2011年的下半年3G會發展得比較好,而3G業務要想真正好轉至少需要3年,完善則需要5年。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手機運營商在3G元年開局遭遇風暴并非壞事,掃黃可為3G深入日常生活的更深層次和更廣領域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