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就問:
據悉,我國目前有9家基金公司設有專門的海外業務部來負責QDII產品的投資和研究,不過部門內有多少員工卻是2到20不等,且僅有1/3目前累計凈值超過一元,最慘時有的跌去六成以上。12月份基金公司又開始發行QDII了,可不可以購買一些作為一項分散投資?
燉湯者答:
QDII問世之初,確實套著“分散風險”的帽子,然而隨后發生的可怕的貶值,把投資者扔進了煉獄,把基金經理塞進了陰溝。隨著全球股市回暖,10只QDII中有3只實現了正收益。眼看顏面有所挽回,基金公司開始發行新的QDII,無非要拿我們的錢練他們的手,但我們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曾經導致QDII暴跌的主觀因素,現在和可預見的將來都沒有改變。
基金的使用價值在于選股和選時。選股通常有兩法,一種是自上而下,從宏觀經濟到行業再到個股,一種是自下而上,先通過模型、指標篩選符合標準的個股,然后進行業分析和宏觀經濟分析,兩種方法目標都在找出市值增長快于平均水平的個股。選時就是買賣時機的掌握,這個基于對宏觀經濟和市場趨勢的把握。選股不論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首先要求對上市公司進行深入的調研,其次要求作出符合所在市場規律的分析,而選時要求對全球和區域經濟有準確的把握,對所在市場的規律有深刻的理解。國內QDII在這幾個方面都嚴重缺位,有的QDII表現簡直慘不忍睹。還有一條,國內投資機構與上市公司勾結的把戲,在QDII可能變成跟海外投行的屁股,跟得好吃塊骨頭,跟得不好就被賣了。
最后,投資者需要分散投資嗎?巴菲特在1993年致股東的信中給出了建議:建立在概率上的投資應當分散,通過不斷下注取得概率收益,避免孤注一擲;對個股或行業并不精通,不過卻對市場或國家有信心,這樣的投資者可以分散投資——不但分散目標而且分散周期,比如定期投資指數基金;對真正能看清市場和股票的投資者來說,分散投資是脫褲子放屁。財務雞湯郵箱:greatsnow@126.com(M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