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夢
一、問題的提出
時隔17年,在世界杯上中國女排以11戰全勝的戰績終于問鼎冠軍,而在雅典奧運會上,中國女排頑強拼搏一路過關斬將,在最后對俄羅斯的一戰更是上演了驚天大逆轉,成功登上世界的最高領獎臺……
隨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進一步深入貫徹,學校體育活動蓬勃的開展起來。廣大小學生都比較喜愛排球運動。許多小學體育課還把軟式排球作為教學內容,在課外體育活動中也把軟式排球作為業余訓練的主要項目。在排球的6大基本技術中,移動技術是接好球的重要條件,無論是一傳、二傳和后排防守,都要求面對來球方向。保持在身體前方的位置傳(墊)球。因此,要盡快的移動選擇好位置。但在小學生的排球教學(比賽)中,普遍出現由于小學生的移動速度不到位而接觸不到球的現象。
二、研究方法和對象
1.研究方法:實驗法、文獻資料法、觀察法
2.研究對象:張家港暨陽湖實驗學校學生
3.實施的策略
一般人認為只要跑得快,移動也就快。其實不全是,排球的方向千變萬化,來球的速度,弧度和落點都不固定。體育游戲通過各種練習和活動,使游戲者的身體承擔一定的運動負荷,各器官、系統對各肌肉群得到必要的活動,這有利于他們的生長發育。同時,經常改變游戲活動的各種環境條件和活動方式(如采用競賽的方法等),提高要求,可以全面地發展速度、力量、靈敏、耐力等身體素質,提高他們判斷時間、空間的本領,發展他們的思維、判斷、記憶和創造能力,提高他們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游戲法可以吸引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有利于掌握動作技能。為此,想通過用游戲結合多種訓練方法進行提高。
(1)提高小學生的預判能力
排球比賽錯綜復雜,來球方向變化不定。因此,在場上必須注意力高度集中,經常保持正確的準備姿勢。游戲可以使興奮調節在一個適宜的狀態,吸引學生全身心的投入。通過游戲“反口令”“人手一球”,使學生大腦皮層的興奮性達到高度集中,“兩人爭球”,“墊球進筐”,“地滾球”等游戲訓練學生的球感。
(2)強化準備姿勢
準備姿勢的動作要領學生掌握的不夠熟練,在動作技能“泛化”動作階段時,可采取“信號提示法”,“看誰反應快”等游戲。使學生對準備姿勢的動作要領加深印象,自我體驗其中的技術要領。
(3)同伴間增加交流,默契配合
排球比賽中,每位隊員都有各自的位置分工,彌補同伴的不足,隊員之間要有很好的溝通能力。用語言的表達形式“我來”,“我來”進行溝通。“我來”既能調動學生的激情,集中注意力,把氣氛提起來,又能避免爭墊,漏墊的情況。結合游戲“雙龍戲珠”調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讓學生之間很好的進行了溝通。
(4)增加腳步移動意識
在教學比賽中存在一種現象,就是學生的移動意識薄弱。以游戲的方式進行“雙人,一前一后,后者要求與前者腳步一樣,前者步法任意變化;雙人,并肩,一人主動用各種步法跑,一人跟著做”;采用“愚公移山”“圖形移動賽”等游戲,增加了練習的趣味性,有利于掌握動作技能。通過增加學生腳步的靈活性的練習,借此提高學生的腳步移動意識。
(5)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不全面是學生中普遍出現的問題。發展速度素質的方法可利用各種刺激信號(聲、光、觸)令練習者快速應答,提高其反應能力或各種速度類的游戲。
4.結果與分析
排球對抗賽實驗結果。
實驗前:參照組:實驗組(比分:25∶18 25∶21)
實驗后:參照組:實驗組(比分:25∶23 20∶25)
受球的特性和學生年齡段的影響。一般影響學生移動速度的原因:預判能力不夠;準備姿勢不充分;同伴之間依賴性很強,缺乏保護;腳步移動意識薄弱;學生身體素質不全面。針對學生之間的依賴性很強,常常容易出現讓球現象。身體素質不全面是學生中普遍出現的問題,一般身體素質練習難度小,但負荷大,很枯燥。對于小學生來說肯定會影響他們練習的積極性。可是用游戲練習效果就大相徑庭了,學生對游戲百玩不厭,在場上顯得更加的活躍,更加的積極,練習中時時傳出陣陣笑聲,收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5.結論
(1)游戲使學生興奮性達到高度集中,可提高小學生排球運動的移動速度。
(2)游戲可增加練習的趣味性,增強學生腳步移動意識,提高移動速度。
(3)游戲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發展身體素質,提高移動速度。
(4)通過游戲練習還可以訓練同伴之間相互信賴,相互團結、相互合作。提高排球運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