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素萍
為了改變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盡快構建一個課外閱讀的指導體系,使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作出正確的指導。我們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喜愛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如果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
談自己的讀書感受讓學生樂于讀書。教師要經常向學生講述自己(或組織學生講)閱讀讀物后的收獲和體會,用“現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同時引導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搜集一些關于讀書的名言,進行評說、欣賞;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進行對比、教育,從而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形成與好書交朋友的強烈意向。
利用榜樣的力量讓學生想去閱讀。教師要經常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歷史人物、科學家及身邊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樣的力量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發揮故事的魅力讓學生主動去閱讀。隨著教師聲情并茂,娓娓渲講,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早已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令人感動、懸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當孩子們津津垂聽、期待大結局之際,教師戛然收聲神秘地告訴孩子:故事情節交錯復雜,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請自讀原文。此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出相關的讀物。
二、教給方法,讓學生學會閱讀
課外閱讀是課內學習的延伸與補充。作為讀書的指導者,我們還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略讀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
精讀法。所謂精讀法,就是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
默讀法。默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地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
摘抄評價法。此閱讀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注釋,寫評語。
三、開展活動,回應閱讀效果
學生通過廣泛的課外閱讀,對課外閱讀不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還學會了課外閱讀的方法。回應的方式可以是自己記下閱讀感受,也可以通過組織參與活動回應。對小學生而言,后一種方式更能激發孩子的課外閱讀積極性。
講故事比賽。低年級兒童喜歡聽故事,講故事??梢岳贸繒n,誦讀課,班隊會組織學生開展“故事大王”評比活動。
讀后感征文比賽。中高年級學生不但要廣泛閱讀課外書,還要結合自己所看的書,學會寫讀后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讓自己能真情流露。
藏書之最比賽。在班級開展“小小藏書家”評比活動。讓學生把自己閱讀過的書搜集整理起來,讀書節到了,同學之間相互交換閱讀,使每個同學增加了閱讀量,同時又可以引導他們去愛護書,做讀書的有心人。
開展“書香班級”評比活動。學校可利用午讀課的時間,組織學生廣泛開展與好書交朋友的活動。在學生中形成愛讀書,讀好書的氛圍。
通過以上環節的訓練,我們可逐步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素養。他們的概括分析能力、鑒賞評價能力、知識綜合運用能力都會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這樣,我們的課外閱讀教學就會變得富有生機和活力。以前學生認為枯燥的培養說教就會變得愉快、輕松。他們會接受閱讀、參與閱讀、樂于閱讀,會有更多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