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林雪原 本報特約記者 劉雅芳 本報記者 段聰聰
自從兩大國際鐵礦石巨頭力拓和必和必拓傳出聯手消息后,全世界抗議聲音不斷。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周二發表聲明稱,這種合資協議帶有濃厚的壟斷色彩,中國鋼鐵企業堅決反對這種協議的達成。同時,日本鋼鐵聯盟9日也在其網站上發表會長宗岡正二的聲明,誓言將抵制“兩拓”鐵礦石業務合并。
力拓在終止與中鋁合作后,隨即宣布與必和必拓公司成立西澳鐵礦石公司,將雙方目前與未來的所有鐵礦石資產合并,但分別通過各自的營銷及運輸網絡進行銷售。力拓西澳鐵礦石去年產量達1.5億多噸,必和必拓達1.1多噸,如果二者合并,其年產量將達2.7億噸,占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總量的81%。路透社9日的報道說,全世界的鋼鐵公司普遍認為,這必然會讓鐵礦石定價權進一步集中,形成價格壟斷。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9日在聲明中表示,當前,國際市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鐵礦石貿易逐步朝壟斷的方向發展。中國是澳大利亞鐵礦石最大的進口國,“兩拓”的這種合資關系到中國企業的切身利益。因此,中國鋼鐵企業堅決抵制國際鐵礦石貿易的壟斷行為。同日,日本鋼鐵聯盟的聲明說,兩家公司成立合資企業,將壟斷西澳州全部的鐵礦石生產,將限制市場競爭,日本鋼鐵界反對這一合并,日本的公正交易委員會也將就此事配合各國所進行的調查。
歐洲鋼鐵工業聯盟9日稱,世界鐵礦業本來幾乎由三大礦業公司壟斷,如果形成兩家公司壟斷的局面則更加不符合鋼鐵工業、歐洲消費者和歐洲經濟的利益。力拓、必和必拓以及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控制著世界70%的鐵礦石交易,前兩者聯手會受到嚴厲的反壟斷調查,但分析家認為,這兩家公司精明的結構策劃將會讓他們能夠打擦邊球。力拓與必和必拓聲稱要分別對鐵礦石進行市場銷售,這樣就有可能減輕對他們的壟斷關注。
但日本鋼鐵聯盟認為,盡管兩拓看起來只是生產活動的合并,但實際上就是整個經營活動的合并,試圖以此支配鐵礦石價格。日本《每日新聞》9日評論說,2007年,必和必拓曾提出680億美元收購力拓的計劃,因日本、歐洲等反對而落空。日本鋼鐵界認為,這次的合作與上次的收購計劃實際上目的一樣。兩拓統合就等于是壟斷了鐵礦石業,賣方的優勢很明顯,令其他企業無法進行價格談判。
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萬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兩拓為了規避各種阻撓成立的是合資企業,他們把西澳大利亞的礦區作為成本中心,即開礦的地方,產品銷售卻各走各的渠道。這么做看起來不像合并,但是應該說是合并的第一步。如果這兩個企業真的走向合并,那么鑒于世界鐵礦石獨特的市場格局,一定會遭到來自澳大利亞國內、歐洲以及美國的反壟斷機構的審查。中國在2007年剛剛頒布反壟斷法,其中第二條就有“域外適用條款”。如果海外企業的合并對中國國內市場產生影響,中國的反壟斷機構也應啟動審查程序。
但專家表示,這里面還有一個難題。美國和歐盟的反壟斷機構已經有多年歷史,在域外適用問題的調查取證有豐富的經驗,而且得到世界的認可。而中國的反壟斷法在國內范圍都沒有幾個案例,域外適用具體由哪個機構執行,如何取證,對國外的影響力有多大都還是未知數。所以中國的立法部門應盡快彌補這方面的工作,以便對海外形成一定的威懾力。此外,中國還應有第二手準備,即爭取原材料供應的多元化,與澳大利亞其他礦產企業,以及東歐、非洲和拉美的供應商建立起密切聯系?!?/p>
環球時報200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