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俄羅斯、加拿大、英國、德國、日本記者 孫曉光 陶短房 紀雙城 青木 孫秀萍
●本報記者 劉 揚 ● 鄭潤宇 柳玉鵬
俄羅斯中央銀行10日高調宣布將減持美國國債,引起國際金融市場一片震蕩。俄羅斯是世界上外匯儲備排名第三的國家,它的這一決定引起世界對其他外匯儲備大國可能會產生連鎖反應的猜測。1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5名中國專家中,有兩名專家認為俄此舉將引起連鎖反應,并認為現在就是減持美元的好機會,不過另外3人表示反對。自從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對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一直存在爭論,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3月曾提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可以取代美元成為國際儲備貨幣。《華爾街日報》11日稱,IMF的債券很可能以特別提款權計價,這將是朝著上述方向邁進的一小步。
俄看到減持的機會窗口
據路透社報道,俄羅斯10日表示將削減其4000億美元儲備中的美國國債比例,使美元在全球市場下跌。俄羅斯央行首席副行長烏雷加耶夫表示,“由于投資其他金融工具的機會正在開放,國際銀行界的情況也開始明朗,我們計劃逐步減持美國國債的份額。”他稱,俄將購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行的債券。此前,俄曾承諾將購買價值約100億美元IMF債券。不過,烏雷加耶夫說,俄羅斯央行現在不會出售其擁有的美國國債,而是會等到債券到期才會逐步減持,并以其他資產取代。
美國在線的財經網站“每日財經”11日刊登題為“俄減持美國國債,是由于看到機會窗口”的分析文章稱,俄羅斯目前外匯儲備高達4000多億美元,在世界各國外匯儲備排名第三。其中俄羅斯超過30%的外匯儲備都是美國國債。俄羅斯此舉顯然是該國貨幣儲備多樣化的努力之一,這給美元帶來了負面效果。英國《金融時報》11日也報道稱,俄羅斯拋棄美國國債的態度,對于美元經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俄羅斯infox通訊社時事評論員葉普蓋尼·諾維克夫1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俄羅斯拋美國國債既有經濟原因也有政治考慮。在經濟方面,現在全球經濟形勢有一定好轉,原油價格已回升到每桶70美元以上,這種價格使得俄羅斯經濟可以重新開始正常發展。在這種背景下,美元本身的不穩定及可運用的其他投資機會增多,俄羅斯有必要調整自己的投資構成,轉換投資方向。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巴西10日表示將購買100億美元的IMF債券。由于巴西的這一決定是在當天俄表示將減持美國國債并導致美元下跌之后,這迫使巴西財長不得不同時強調,巴西購買IMF債券并不是“存心打壓美元”。
重燃國際儲備貨幣論戰
福布斯網站11日報道稱,“俄羅斯再一次點燃了改變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論戰”。這篇文章說,這是美國財長蓋特納本月早些時候訪問中國時希望做出最后結論的論戰。這場論戰的對手們一邊熱烈地握手,一邊又都口蜜腹劍。國際上許多報道稱金磚四國(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和日本、中東等擁有巨額外匯儲備的國家要共同挑戰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但同樣多的證據表明他們都太專注于美國投資,而拋棄美元最終只能兩敗俱傷。文章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直是美國的玩物。但在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后,中國等新興經濟體開始要求更大的代表權,現在輪到美國沒有任何籌碼同他的最大債主們討價還價。有經濟學家認為,購買IMF債券的做法是要漸漸放松對美元的依賴,同時也不引起相互損害的辦法。
西方一些專家和媒體更擔心的是俄羅斯此舉可能引起其他國家的連鎖反應,特別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中國。俄《觀點報》11日引述德意志銀行總經濟師利索沃利克的話稱,俄羅斯這一決定無疑將對美元造成沖擊,但美國債主要持有國是中國,中國現在持有超過1.5萬億美元資產,其中美國國債約7700億美元。此前中國外交部一名副部長已表示不會減少持有量,這樣就不會對美元造成太大的沖擊。美國《僑報》10日報道稱,美國共和黨眾議員馬克·柯克日前致信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要求美聯儲停止印鈔和購買國債的行動,因為這意味著美元和美債的貶值,可能會使包括中國在內的投資者對美元和美國債券失去信心。
《俄羅斯商業咨詢日報》11日發表題為“再見,美國”的文章稱,俄羅斯中央銀行首席副行長烏柳卡耶夫10日在宣布減持美國國債的同時,還對記者表示,人民幣未來將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這是十分有益的。在談到有關如何看待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的前景時,烏柳卡耶夫回答說,“謝天謝地,這對于我們來說非常合適......多元化的可能性越多越好”。此前,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庫德林在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說,人民幣可能在未來十年內成為儲備貨幣,如果中國方面保障人民幣的自由兌換。
中國專家爭論是否減持
對于俄羅斯央行決定減持美國國債,《環球時報》記者11日采訪了5名中國經濟和國際問題專家。中國美國經濟學會理事何偉文說,俄羅斯這種做法一定會產生連動效應,因為這不僅是一個增持還是減持美國國債的問題,現在很多國家開始在美元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券之間進行選擇,這不僅是出于保值的目的,還有增加IMF的話語權的考慮。他說,現在是一個減持美國國債的好機會,因為有了更多的選擇,比如購買IMF的債券,或者加強區域合作。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說,俄羅斯減持可能會產生連鎖效應,因為世界對持有美國國債的風險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如果明年美元開始貶值,那么現在減持就是最佳時機。他同時表示,由于考慮到與美國的國家關系,持有美國國債靠前的幾個國家可能不會大幅減持,否則會使國際政治產生非常大的動蕩。但現在中國能做的就是不要再增持了,從去年年初到今年3月底,中國凈增持了2000多億美國國債,這幾乎相當于很多國家全部外匯儲備。他說,現在中國真是要三思而后行,不能再增持了,應該加強外匯儲備的多元化,特別是增持黃金以應對危機。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說,俄羅斯這樣的做法短期內對美元信心有一定的影響,長期來說對國際金融秩序不會產生影響,因為俄羅斯不論是美國國債的持有量還是經濟總量來說,它的分量都不足以對全球金融秩序產生大的影響。而且,俄羅斯在美國問題上一貫是激進派,這次的做法和以往的立場是一致的,大家都覺得很正常。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研究員牛新春說,他并不認同現在是減持美國國債好時機的判斷,俄羅斯這樣做是有自身的考慮。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陳寶森說,各國外匯儲備多元化的方向不同,如果中鋁能成功收購力拓股份,這樣使中國的外匯儲備有更優的去向,減持美國國債是一個機會,但這樣的機會對中國來說太少,在沒有更好的選擇時要另當別論。▲
環球時報200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