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程 剛
“哲瓦在線”是達賴集團一個重要的網絡滲透和特務組織,在被《環球時報》揭破行動實質后,原先的美國出資方不得不終止與該項目的合作。《環球時報》駐美國記者近日了解到,“哲瓦在線交流”項目的法人代表土登桑珠在4月20日又向“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申請經費,試圖繼續“哲瓦在線”的網上“藏獨”活動。這一所謂的“人權溝通”項目已進入“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審核程序,6月19日,該基金會董事會將最后投票決定是否同意“哲瓦在線”的經費申請。
《環球時報》3月27日刊登了《“藏獨”設網絡陷阱搞策反》一文,以從某些當事人和可靠信源處了解到的事實報道了“哲瓦在線”的所作所為,它實際上就是一個用網絡特務手段在中國境內,特別是藏區進行勾連策反和情報收集的組織,目的是在中國國內發展“藏獨”力量,煽動鬧事。文章發表后國內外多家媒體轉載、引用,一時間“哲瓦在線”在境外與西藏問題相關的人群中成為一個熱點。從2006年5月起就一直對“哲瓦在線”進行資金支持的美國國際廣播局為避免麻煩,與達賴集團重要成員土登桑珠在加拿大建立的“桑珠咨詢公司”協商解除了合同。《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美國國際廣播局畢竟是美國政府下屬機構,這種帶有網絡間諜性質的行為既然已經曝光,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它當然有所顧忌,因此終止了這項歷時3年、耗資不菲的項目。
為維持“哲瓦在線交流”,土登桑珠又以“人權溝通”項目性質為由于4月下旬向“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提出5萬美元的經費申請,用途是支付項目組人員的全年工資和日常維護費用。
已經被達賴集團任命為駐倫敦辦事處代表的土登桑珠在“哲瓦在線”項目經費申請書中對“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明確表示,“桑珠咨詢公司”現在已經擁有一個由所謂“名人”、“記者”等人士組成的核心網絡,將在此基礎上發展、擴張成一個為“哲瓦在線交流”服務的“人力資源網絡”,以確保在藏區獲得新的可靠信息;“哲瓦在線交流”將對從藏區接收到的大量原始數據和信息進行整理、編輯,形成標準格式文本以供使用。
北美一名熟悉“哲瓦在線”運作情況的人士向《環球時報》記者透露,很顯然,土登桑珠在經費申請書中雖然隱去了“哲瓦在線”對中國國內網民進行滲透、策反的實情,帶有欺瞞“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意味,但言辭中還是隱含了收集中國境內藏區情報、策反境內人員、在中國國內擴大“藏獨”力量的主要任務。記者了解到,“哲瓦在線”以QQ等聊天工具為主和國內網民開展“交流”、設置陷阱,今年以來,已經在線聯系了一批國內人員,這些人并不了解“哲瓦在線”的幕后背景和真實用意。▲
環球時報200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