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形成性評價的理論基礎,以及形成性評價在法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探討其對于法語課堂教學改革的意義。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法語課堂教學評價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820146-01
評價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長期以來,法語教學都依賴于終結性評價方式,以考試成績來評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學質量。盡管終結性評價是檢驗教學成果的一個重要手段,但無法評價教學過程這一重要環節,同時也造成了課堂教學幾乎完全圍繞考試內容來進行,語法教學、題海戰術充斥法語課堂等不正常的現象。學生對法語學習的興趣和態度,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意識和參與程度,在雙人活動和小組活動中的合作精神,學習中對法國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交際的意識以及在學習進程中學生的智力發展、綜合素質以及價值觀的形成等,這些都是學好法語的重要因素,而這些因素是無法通過定量方式測定的,也無法在終結性評價中反映。形成性評價則彌補了這一不足:通過形成性評價的各種方法和手段,教師可以不斷獲取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過程或教學方法,提高法語課堂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高效學習。
一、形成性評價的概念及理論依據
20世紀30年代,美國學者泰勒提出了以教育目標為核心的教育評價理論。教育評價學就是在泰勒的教育評價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根據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和功能,教育評價可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而這兩種評價方式之間的關系是教育評價有效運行的一個基本要求。終結性評價方式以考試成績來評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學質量。盡管它有其自身的一些優點,但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活動中進行的,是在學生知識、技能與態度形成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監控與評價,為教師與學生提供反饋。這種進行當中的評價方式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估和評判。
二、法語課堂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策略
語言學習本身是一個不斷學習的終身教育,而不是考試前的階段性任務。近年來,外語教學界越來越意識到外語的學習不是知識的獲取,而是技能的學習。而技能的掌握則離不開學習者切身的實踐。因此,教師不應再作為課堂的主宰、知識的灌輸者走進課堂,而應作為課堂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監控者、指揮者和評估者,為學生創造更多使用語言的機會,使學生在眾多的課堂活動中掌握語言的各種技能。形成性評價策略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促進完善這一過程。
形成性評價的方法多種多樣,其評價資料可以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收集而完成。形成性評價必須具有效度和信度,其評價手段主要包括教師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生自我和相互評價、學習檔案記錄、訪談等。這些評價手段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及他們的情感態度。
(一)課堂評估
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實施形成性評價的主要場所。教師可以觀察學生課堂學習的諸多方面,比如,觀察學生在課堂上如何作出反應,如何使用教材等。課堂評估可以采用日常記錄和評價表的方式。日常記錄可以包括學生的課堂表現,如口頭問答,主題報告,角色朗讀的情況等,還應包括涉及學生活動和進步的紀實性描述。評價表則用來記錄學生是否掌握了某一具體知識、技巧、過程、能力和態度。例如,口頭表達評價表應包括以下標準:口頭表達時的身體表現;聲音表現,如聲調變化、聲音是否清晰等;語言表現,如用詞是否準確、意義表達是否完整等
(二)自我/相互評價
自我/相互評價在形成性評價中占有很重的地位。它不僅能培養學生正確評價自我的能力,而且有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可根據評價的目的制定自我/相互評價表,引導學生對自己和相互間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做出準確的自我評估。學生的自我評估能力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非常重要。引導學生正確、有效地評價自己的學習,對法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改進也是不容忽視的。
(三)建立學習檔案
教師可以為學生建立一個檔案,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熱情,并作為自我評價的根據。法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建立學生法語語言能力方面的學習檔案。例如,寫作、閱讀和口語檔案等。學生通過建立自己的學習檔案,可以不斷回顧自己檔案中的內容,并不斷改進它們,從而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四)訪談/座談
在形成性評價過程中,學生不再只是被評估對象,他們也是評估的參與者。教師與學生間的訪談或座談既有利于評價學生的個人學習情況和需求,也可以反饋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有效地推進教師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三、形成性評價策略對法語課堂教學的意義
形成性評價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旨在反映與培養學生的能力結構。學生在評價中思考、總結學過的知識,加強了對學習任務的理解,也在評價中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形式多樣的形成性評價策略給學習者提供了參與整個學習過程的機會,課堂上充滿了多向的互動,而豐富的互動有效的促進了學習者的語言交際能力。
同時,形成性評價注重評價結果對教學的反饋作用,包括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兩方面的反饋作用。評價能夠使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反映學生學習的成就和潛能,有助于學生發展自主學習。同時,評價又可以正確反映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幫助教師根據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四、結束語
形成性評價可以全面、客觀、科學、準確地提供與其學習目標相關的重要信息,它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法語教學質量的根本性提高。形成性評價注重對學生聽、說、讀、寫等各方面能力的評價與培養,加之評價手段廣泛多樣,而且許多活動能有效地引導學生運用所學語言表達思想,發展其相關的交際能力,因此,這種評價方式對法語課堂教學改革以及學生學習各方面的平衡發展益處頗多。
參考文獻:
[1]曹延亭,《現代外國教育思潮》,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年.
[2]吳鋼,《現代教育評價基礎》,學林出版社,1996年.
[3]王景英,《教育評價理論與實踐》,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
[4]張玉田,《學校教育評價》,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年.
作者簡介:
陳鳳芹,助教,碩士研究生,外國語言與文化專業,畢業于法國阿爾圖瓦大學,現就職于山東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