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伊朗、美國、英國、加拿大記者 沈小凱 尚未遲 霍斯歐 陶短房 ●本報記者鐘玉華●汪 析 鄭潤宇
伊朗與西方的對立正迅速升級,伊朗外交部發言人22日稱“西方大國和媒體在伊朗引發的混亂和破壞升級是決不能接受的”,軍方也表示做好了保衛國家的準備。但在美國,要求奧巴馬總統強硬對付伊朗的聲音也占了上風。伊朗持續一周的政治動蕩被美國不少政客和媒體看成是30年來改變伊朗的最佳時機,奧巴馬因為“批評伊朗的力度不夠”而被鷹派指為“綏靖”,有美國人還投書國外為奧巴馬“缺乏勇氣”而“感到羞恥”。目前西方媒體大量報道伊朗上層發生分裂的每一個征兆,前總統拉夫桑賈尼的女兒被捕尤其成了焦點,以色列媒體甚至稱拉氏可能推動罷免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一位中國專家22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說,“西方現在可能認為伊朗的政治拔河到了關鍵時刻,認為給反對派搭把手就可能使其獲勝,但反對派可能沒有西方想象的那么強大,西方直接參與拔河也將會使改革派陣營內部出現分裂”。
伊朗對西方調子變硬
經過了一周騷亂的德黑蘭街頭,22日顯得異常平靜,市中心vanak廣場和重要街道都駐扎著全副武裝的警察和民兵,時不時對過往車輛進行檢查。手機短信還沒恢復,但信號已經通暢。但西方媒體則普遍強調這種平靜是暫時的。加拿大《環球郵報》說,“在德黑蘭,火熄滅了,但炭是熱的”。美國“國家”網站題為“伊朗下一次爆發”的文章寫道:“槍聲、催淚瓦斯和高壓水槍迫使德黑蘭和其他城市歸于一種不安的寧靜,但穆薩維的支持者沒退卻。當憲法監護委員會發布選舉調查報告之時,下一場抗議可能爆發。”
伊朗的這次政治動蕩源于反對派質疑總統選舉計票中存在“欺詐”。幾天前表示將重新計算爭議選票的憲法監護委員會發言人卡德霍達伊21日晚在伊朗國家電視臺接受訪問時承認,有50個城市中發生了選票數量超過選民數量的情況,可能涉及300萬-500萬張選票,但這并不能足以影響選票的結果。伊朗各大報紙周一幾乎都將官方譴責西方干涉伊朗大選作為頭版頭條。報道體現了兩個主要取向:一是宣稱西方在處心積慮對伊朗進行詆毀和攻擊,通過輿論和媒體造成伊朗社會混亂;另一個則是揭露受西方暗中支持的反政府武裝“人民圣戰組織”大選前后都在陰謀策劃在伊朗制造恐怖活動。22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嚴厲警告不會允許任何人進行非法集會活動,同時向西方宣布他們做好了保衛國家的準備。同一天,伊朗宣布在波斯灣水域舉行連續3天的空軍演習。
伊朗已開始驅逐西方記者,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卡什卡維22日被問及是否可能驅逐一些外國大使時,卡什卡維說伊朗正在研究可能的措施,他不能肯定或否認這種可能。卡什卡維諷刺美國2000年的總統大選缺乏民主,要靠最高法院仲裁決定結果,他盛贊伊朗大選結果是“光輝燦爛的寶石”,并稱“絕不允許西方勢力將之貶低為一錢不值的石子”。伊朗議長拉里賈尼幾天前的一段講話曾被西方解讀為支持示威者,是西方統治者發生內訌的重要信號,但他最新的講話卻是公開抨擊西方。他說:“可笑的是,半個世紀以來,美國對伊朗采取各種殘暴手段,包括支持被推翻的君主政權、非人道地殘忍對待伊朗人民,以及將伊拉克戰爭強加于伊朗頭上,現在卻在擔心伊朗的領土完整和人權。”伊朗媒體稱,拉里賈尼要求重新評估與美、英、法、德的關系。
反對派領導人穆薩維仍堅持自己的立場,他21日發表聲明,稱不想和伊斯蘭共和國的制度進行對抗,但不會放棄抗爭,他號召支持者繼續進行抗議活動,但又要避免發生流血沖突。
美國出現對伊強硬聲浪
在美國,主張對伊朗強硬的聲音仍在升高。6月19日,美國眾議院以450比1通過了譴責伊朗的決議,比例之懸殊令白宮震驚。壓力之下奧巴馬21日公開批評了伊朗政府,稱“全世界都在看著伊朗”、“伊朗必須停止針對其人民的所有暴力和不公正行為”,美國媒體說,這是奧巴馬對伊朗的最強硬講話。不過,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表示,奧巴馬做的仍然“不夠”。《華爾街日報》22日題為“奧巴馬與無賴國家”的文章說,奧巴馬上臺后誓言將向那些愿意“伸開拳頭”的對手們“伸出手”。文章比較說,卡特政府當年上臺時對蘇聯也有類似幻想,承諾要治愈我們“對共產主義的過度恐懼”。福克斯新聞網的一篇文章說,
(下轉第十六版)
環球時報2009-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