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本報記者 鐘玉華
炒作“中國間諜”的報道最近在西方頻頻出現?,F在,他們又將“間諜活動”與金融危機聯系起來。德國第二大通訊社德意志電訊社22日在題為“俄羅斯人和中國人加強在德國的間諜活動”的報道中稱,在金融危機巨大影響下,俄羅斯和中國正加強對德國的間諜活動,以期幫助本國走出困境。
報道稱,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反間諜部門負責人布爾克哈德·依文說,俄羅斯人已經滲透進德國的能源部門。除俄羅斯人外,中國人也在德國從事間諜活動。這兩個國家的情報人員常常偽裝成企業家和商人,先從有問題的企業入手,以投資、低價銷售等方式調動胃口,然后設法獲得德國高科技方面的情報。一些企業為了免于破產噩運常常中計。
報道還稱,中國人目前對德國的環保技術很感興趣。中國到目前為止在環保領域做得很少,所以他們希望從德國獲得情報彌補“環保赤字”。報道引用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一名官員的話說,這些中國人“像一臺吸塵器”,在德國所有經濟領域“吸走一切可以吸進的東西”。在德國生活著8萬中國人,其中相當數量的人與中國安全部門簽訂協議,把在德國獲得的“非法資料”提供給后者。
文章甚至猜測,每年從俄羅斯和中國來的旅游者也可能是間諜,“這是間諜部門一個更好的偽裝?!币幻聡撮g諜人士說,“我們常常在暗中對其監視。”
針對德國媒體的指責,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馮仲平2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的GDP現在已經超過德國,居世界第三,德國現在有一種被中國趕超的危機感,對中國經濟上一點一滴的進步都非常敏感。馮仲平說,德國處于一種焦慮中,總覺得中國超過它靠的是非正常手段。這其實完全是捕風捉影,憑空捏造,“13億人口大國的經濟崛起難道是靠剽竊技術能實現的嗎?這簡直是笑談”。德國媒體有妖魔化中國的傾向,這正是德國一些人心態不正的反應。▲
環球時報2009-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