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張雨
法國最高法院于24日公布了對歐萊雅下屬品牌卡尼爾及瑞士阿第克集團旗下分支Ajilon招聘員工有種族歧視行為一案的最終裁決,確認了兩年前由巴黎上訴法院作出的判決,即兩家公司該罪名成立。對于判決結果,歐萊雅中國在25日發給《環球時報》的聲明中表示:“我們對這一判決結果深表遺憾。歐萊雅將繼續堅決抵制‘反對種族歧視組織(SOS Racisme)針對旗下卡尼爾品牌的所謂的歧視指控。歐萊雅集團強調對個人的尊重是其一項基本價值觀。”
據報道,事件源頭要追溯到2000年。歐萊雅下屬品牌卡尼爾推出了一套新洗發香波系列產品,委托瑞士著名獵頭集團阿第克設在法國的一個專門從事臨時工作人員招聘的分公司為其招聘產品宣傳團隊的成員。負責該品牌廣告宣傳工作的Districom事務所也在同一時間收到了相關文件。招聘條件中一條“BBR”的標注引起了該事務所一名員工的注意。“BBR”是法語“紅、白、藍”的縮寫,表面上看是法國國旗的三色,但這一表達方式由于一度被法國極右派政黨“國民陣線”用于指代出生在法國本土的“純種”白人而染上了種族歧視的色彩。這名“眼尖”的員工于是向活躍在法國的反種族歧視組織“反對種族歧視組織”反映了這一問題。后者立刻毫不猶豫地對卡尼爾公司和負責其人員招聘的阿第克集團及其Ajilon分公司提出起訴。
巴黎法庭先于2006年6月1日的一審中以該起訴“出于不明確的假設性猜想”為由決定不予追究,但在一年后卻轉變態度,于2007年7月6日做出了卡尼爾、阿第克及Ajilon罪名成立的判決。心有不服的三家公司于是向法國最高法院提出上訴。今年6月24日,法國最高法院公布了上訴裁決結果,認定卡尼爾等三家公司罪名成立。這一決定也是此案的最終判決,被告方無權再提出上訴。
據法新社24日報道,原告“反對種族歧視組織”對此結果非常滿意。對此歐萊雅表示:“歐萊雅堅信差異性和多樣性是豐富性和創造性的源泉,決不容忍任何形式或種類的種族偏見及歧視行為。”并特別強調該公司曾獲得由法國移民部長親手頒發的“多元化”獎。▲
環球時報2009-06-26